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3月份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來源于杭州、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臺州、寧波、舟山、金華、麗水和衢州11個市;測報面積:池塘/圍塘43515.60畝,水庫6475畝,灘涂2238畝,海水網箱444453m3,淡水網箱27748m2,流水養殖113000m2,溫室104050m2;起止時間為2012.2.26~2012.3.25。月報為內部資料,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和對外提供、公開。
3月份,全省11個市測報的22個養殖品種中有6個品種(與上個月持平,比去年同期減少3個)發生病害,共監測到8種病害(與上個月持平,比去年同期減少4種),其中細菌性疾病4種,真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病1種,其他2種。監測點經濟總損失9672元,僅為去年同期的0.79%。
本月因氣溫、水溫較低,病害發生較少,其中蝦類、蟹類、貝類三大類9個品種的監測點未監測到病害。
魚類:12個品種中5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5種病害,分別為水霉病、敵害、腐皮病和指環蟲病。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池塘養殖翹嘴紅鲌指環蟲病15.15%;各病害的平均死亡率均較低。但水霉病涉及面最大,草魚、鯉魚、鰱魚、鯽魚等4個品種均監測到水霉病,應引起重視。
爬行類:甲魚,共監測到生殖器外露、腐皮病和潰瘍綜合癥3種病害,各病害危害程度均較輕。
4月份天氣轉暖,氣溫水溫明顯升高,魚類攝食活動增加,殘餌增多,容易滋生細菌,同時,隨著水溫的回升,病原體繁殖加快,養殖生物發病率會有所上升,需注意淡水魚類水霉病、海水網箱魚類寄生蟲病以及溫室甲魚的病害等。為此,提出以下幾項防治措施,供參考:
1、做好養殖池塘的消毒工作。水溫回升后,各類病原體開始活躍,一旦遇到不穩定環境,極易誘發病害,可用含氯制劑全池潑灑,清除病原。
2、要重視魚類水霉病的防治工作,現已進入魚苗人工繁殖時期,要做好孵化設備、魚巢的消毒工作,防止孵化過程中魚卵、魚苗水霉病等病害的發生。預防方法:魚池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除去過多淤泥;網箱用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半小時。魚種放養時,用2%~3%食鹽溶液藥浴10min ~15min。治療方法:使用水霉凈或硫醚沙星潑灑。
3、養殖過程中的預防用藥和對發病個體的藥物治療都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漁藥使用的規定,做到科學用藥、規范用藥。
4、不同品種的養殖管理側重點有所不同,4月份分品種病害防控措施如下:
魚類: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和食臺消毒等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注意飼料的貯藏,保持飼料的鮮度,杜絕投喂霉變的飼料;海水網箱養殖要加強寄生蟲病的預防工作,可采取殺蟲劑掛簍、掛袋等方法。
蝦類:計劃放養的池塘,應徹底清塘后,于放苗前一星期施足基料,培育好水質,并于放苗前一天施用復合微生物制劑,以提高苗種成活率;堅持從良種場或規范和聲譽好的苗種繁育場引進苗種,投放無病無傷、體質健壯的苗種,并在放養之前進行消毒或免疫。
蟹類:保持池塘的水位,以利于水溫快速回升,對出洞的蟹類要及時投喂新鮮優質飼料。
溫室甲魚:注意控溫,加強日常消毒工作,注意水質調控,并可在水中潑灑三黃粉等中草藥預防疾病;控制養殖密度,減少應激反應;起捕分池過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應激、損傷而導致發病。
池塘甲魚:經過冬眠期消耗后,體質較差,開春后易感染疾病,要密切觀察其行動和攝食狀況,及時做好病害的預防和治療工作,防止大面積病害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