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市民若懷疑鱈魚有假可以到食品監督局鑒定

怎樣鑒別鱈魚和油魚 概念 “鱈魚”泛指鱈科的魚類及屬于鱈形目的相關品種。鱈科現時有接近60個已知品種,鱈形目則有接近500個已知品種。在市場上“鱈魚”亦被用作多種魚類(包括部分非鱈形目的魚類)的俗名。
俗名為“油魚”和俗名為“玉梭魚”的魚類都被市場稱為“油魚”。這兩種魚類的脂肪中超過90%屬于蠟酯。蠟酯在人體內難以消化,囤積在直腸,可導致腹瀉。排油腹瀉跟普通腹瀉不同,不會導致體液流失不會致命。
外形
鱈魚的肉很潔白,鱈魚的鰭條較軟而且無翅。
油魚的腹側和背面顏色較一致,油魚的背部則有很多硬刺而且有翅。油魚的顏色略帶一點黃,類似雞胸脯肉的顏色。
口感
肉質非常細膩,口味鮮美,一般都是橫切的,適于切片清蒸。
油魚用油煎熟后有肉香味,吃起來十分油膩,肉質的口感也比較粗糙、松散。
價格
現在市面上的鱈魚價格都在70~80元/斤以上
油魚的價格則只要10~20元/斤,一般不超過20元/斤
營養
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在歐洲被譽為“海中黃金” 脂肪含量高,不易被吸收,會導致不同程度腹瀉,已被歐美多個國家列入禁止食用名單
真假“鱈魚”之爭越演越烈,央視調查稱,國內市場上的都不是科學意義上的鱈魚。
22日,記者走訪了4家大型超市及20家水產品店發現,僅青年路農貿市場的一家水產品店及北園春水產市場的兩家水產品店有鱈魚出售,其它水產品店及超市都難覓鱈魚蹤影。
超市下架暫無鱈魚 在青年路好家鄉超市,原本擺在貨架上的鱈魚已經不見蹤影,負責魚類銷售的工作人員說,超市已于幾天前將鱈魚下架,只是暫時下架,等待工商部門的意見。
友好超市的工作人員表示,鱈魚屬于冷柜保存的凍海鮮類產品,而超市出售的都是冷鮮類水產品,從來沒有出售過鱈魚。
百盛超市水產品銷售員表示,之前超市也銷售過鱈魚,但最近水產品區正在裝修,貨架不夠,暫時停售鱈魚,待裝修完畢,會繼續銷售該產品,家樂福超市的工作人員也表示最近不賣鱈魚。
三家店內有魚出售 在青年路農貿市場,記者走訪了5家水產品店,僅蓮花水產品店有鱈魚銷售,據店主介紹,他們店里銷售兩種鱈魚:一種叫鱈魚;一種叫銀鱈魚,鱈魚是整條賣的,每條約20厘米長,銀鱈魚是切塊出售的,兩種鱈魚的售價都是20元/公斤。
在北園春水產品批發市場,走訪的15家水產品店中,新壘水產品店和小吳水產品店有鱈魚銷售。兩家店銷售的都是切塊的鱈魚,新壘水產品店的店主介紹,鱈魚的種類只有這一種,每公斤28元,在小吳水產品店,這種切塊的鱈魚每公斤25元,兩位店主均不愿透露鱈魚的進貨渠道。
快餐店未受到影響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真假“鱈魚”之爭并未波及快餐店,當日14時,在肯德基紅山店,市民楊磊和朋友正在用餐,在她們的餐桌上擺放著兩份深海鱈魚條。據肯德基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店里的鱈魚都沒問題,店里深海鱈魚條的銷量并未受到影響,隨后,記者購買了一份價格為6.5元(2條)的深海鱈魚條,外焦內嫩,肉質比較面,沒有明顯的魚鮮味。
自治區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市民如果懷疑購買到的鱈魚有假,可以到食品監督局鑒定,如果鑒定是假的,可以撥打12315,并提供商家的地址和購買小票進行舉報,他們將會根據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據了解,油魚在外國多作工業用途,一些西方國家、日本已把它列為禁止食用或限量食用的魚種。在歐洲,油魚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目前為止中國沒有規定,所以很多加工企業進口了以后,切成片,外表比較像鱈魚,所以就當鱈魚來賣。國家沒有這方面的政策規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