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因為背負“欠發達地區”的擔子,海南始終把“產業”放在關鍵位置。在羅保銘同志25日向省第六次黨代會所作的報告中,“產業振興”更是扮演重要角色,占去較大篇幅,并強調“海南必須老老實實地發展實體經濟,夯實產業基礎”。26日,參加省六次黨代會的各市縣代表熱議“產業振興”,并向記者描繪了各具特色的清晰產業規劃。
“作為漁業大縣,臨高將圍繞產業振興和發展,充分做好海洋文章,把海洋經濟做大做強。”第九代表團團長、來自臨高的代表李江華說,臨高今年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造船業、遠海捕撈業等產業,做大做強海洋漁業。
第九代表團團長、來自臨高的黨代表李江華接受南海網記者采訪時說,臨高今年大力發展深水網箱養殖、造船業、遠海捕撈業等產業,做大做強海洋漁業。(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張茂攝)
據悉,海洋漁業是臨高的傳統產業,漁業規模和從業人數排名全省第一,海洋捕撈業在該縣的GDP占比高達50%,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
李江華說,臨高正通過武蓮中心漁港的建設,完善漁港靠岸條件和岸上服務設施,推動海產品交易市場中心的建設。通過新盈中心漁港的建設,打造一個具有良好服務、停靠、居住和交易條件的海產品深化加工產業園區,做大海洋捕撈業。
據了解,臨高有5054艘木制漁船,為了推動海洋漁業從近海捕撈向遠海捕撈轉變,提高捕撈品質和規模,臨高未來3年內將加快木制漁船向鋼制漁船轉變,從小噸位船向大噸位船轉變,今年爭取制造30艘鋼制漁船,讓漁民闖深海、捕大魚,做強海洋捕撈業。
李江華說,臨高雖然是漁業大縣,但海洋產業發展有缺陷,即養殖業發展較慢。為此,臨高正積極打造亞洲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已建造了2300口的深水網箱,今年深水網箱養殖產值突破10億元,利稅超過6000萬元,成為海洋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臨高將改變“海產品主要集中在海上和異地交易”的難題,推動原始海產品向海產品深加工轉變,建設產品深加工的基地和園區,讓海產品發揮更大的優勢可提升附加值,延長海洋漁業的產業鏈。并依托金牌港推動造船、鉆井平臺、游艇等工業產業的發展,推動臨港工業經濟的發展,做大做強海洋漁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