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
遼寧丹江口市涼水河鎮調整經濟發展思路,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經濟呈現快速發展勢頭。
柑橘產業由大到強。隨著周邊宜昌、河南淅川柑橘產業的興起,涼水河人認真分析本鎮柑橘產業發展現狀:柑橘產業起步早、沒系統的產業規劃、橘園標準低、品種結構不合理、產業化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不足……這些都是制約柑橘產業發展的瓶頸。涼水河鎮黨政領導班子通過走訪調研,作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柑橘產業必須走二次創業之路:一是組織各村成立柑橘合作社,引導農戶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統一組織施肥、剪枝、病蟲害防治、收獲、銷售,所需費用鎮政府以獎代補一部分、各村補貼一部分、農戶自籌一部分;二是由柑橘合作社建設柑橘精品園,采取柑橘密改稀、種植精品橘苗等措施,促進柑橘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據統計,今年該鎮各村已分別建設200畝柑橘精品園,全面改造了3000余畝柑橘低產園,全鎮柑橘精品園面積達近萬畝。
水產養殖由粗到精。該鎮依托轄區內狹長的河岸線和寬闊的水域,大力引導和扶持農戶發展以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丹江口翹嘴鲌、鳡魚為主的特色水產養殖。積極與丹江口市水產局溝通,邀請水產專家為漁民傳授網箱精養技術,先后舉辦水產養殖培訓班12批次,培訓漁民480余人次。通過培訓使廣大漁民走出靠經驗養殖的怪圈,改變以往水產養殖產量低、質量低、產值低的粗放型養殖模式,走上了科學化精品養殖之路。目前該鎮涌現出李大勇、徐青合等200余戶養殖大戶,形成了白龍泉村、柳河口村、雙泉村、惠灘河村4個特色漁業村,精品魚年產量可達2000萬公斤,年可實現經濟收入2億多元。
特色產業由小到大。該鎮根據部分村氣候、土壤等特點,邀請農業專家實地勘察和研究,引導農戶發展特色產業,已形成白龍泉種大棚蔬菜、北溝種核桃、柳河口種香菇三個特色產業片區。目前該鎮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3200畝,年可實現利潤1000萬元。
工業企業由無到有。今年以來,該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來枝江商人一期投資1200萬元建設柑橘包裝框生產線,購入生產設備6臺套,日生產量達4萬個,不僅可以滿足丹江口市各柑橘產區的包裝需要,而且還能滿足外縣市柑橘產區的訂購需要。該企業的引入,填補了涼水河鎮工業生產的空白,有力推動了全鎮柑橘產業發展。
旅游產業由弱變強。涼水河鎮有小太平洋、白龍古泉、寨山朝圣、王山仙洞、郭氏私塾等旅游資源,但一直缺乏有計劃的整合和推介。今年以來,該鎮整合資源優勢,全方位發展生態旅游業。一是加快小太平洋風景區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把小太平洋打造成4A級風景區。二是加大旅游資源推介力度,依托寨山朝圣、王山仙洞、郭氏私塾等景點實施探奇尋古游項目。三是結合柑橘精品園發展生態觀光農業,依托丹鄖路發展農家餐飲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