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淡水養殖面積20.16萬公頃,養殖總產量81萬噸
5月19日一大早,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大連海洋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等科研院所的30多位漁業專家乘船沿鴨綠江上行,來到寬甸滿族自治縣大西岔鎮北江村,就當地淡水魚網箱養殖進行現場診脈。
“我們僅靠活魚市場,很難提高深加工能力,從而提升市場影響力。下一步公司還打算攔江養魚,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到底攔還是不攔?你們來得太及時了,我們就等著你們呢!钡|英波鴨綠江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羅英波抓住機會,急切地為英波漁場在產品定位、產業鏈定位及如何提高養殖技術等關乎企業未來發展的問題咨詢專家的建議。
“首先,漁場要解決的是技術上的問題。另外,公司已有一定規模,船大不好掉頭,目前在發展戰略上對產品調整的幅度偏大。一定要掌握好節奏,循序漸進,向技術、向管理要效益。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劉英杰研究員對羅英波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議。
“寬甸淡水魚目前面臨著品種老化、單一的問題,嚴重阻礙了網箱養殖業的發展,我建議加強種質創新、良種繁育,大力提高種苗的科技水平。 ”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遺傳育種研究室主任石連玉研究員的一席話,深入淺出地道明了品種創新對寬甸網箱漁業的支持作用。
這是全國漁業專家在5月17日至19日召開的鴨綠江漁業高層論壇上,對遼寧淡水漁業發展提出的最給力的建議之一。
近年來,遼寧淡水漁業在國家及省市相關支農惠農等政策的幫扶和引導下,養殖模式形成了以沈陽、遼陽、鞍山、營口為主的中部地區池塘養殖,以丹東、本溪、撫順為主的東部山區網箱設施養殖和冷水魚養殖,以及以盤錦為主的西部地區稻田養殖的良好格局。目前,全省淡水養殖面積20.16萬公頃,養殖總產量81萬噸,魚類產量73萬噸,其中大宗淡水魚總產量65.65萬噸,占89.66%,養殖產量39.89萬噸,占60.76%。全省淡水漁業總產值147億元,其中捕撈7億元,養殖140億元。
為了進一步提升遼寧淡水漁業發展水平,特別是在養殖戶和漁業專家之間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遼寧省淡水水產科學研究院、沈陽綜合實驗站和寬甸縣人民政府積極與中國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漁業專家聯系溝通,推進鴨綠江漁業高層論壇召開。論壇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學研的更好結合,進一步提升我省淡水漁業發展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