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從東坡區水產部門獲悉,2006年,全區水產品產量達到23500噸,比上年增長12.65%,農村人均水產品占有量28.4公斤,共實現漁業總產值23500萬元,人均產值284元,僅此一項為農民人均增收13.4元。
具有“全省水產業大縣”之稱的東坡區,各種水域資源豐富,發展水產養殖業的優勢明顯,到目前,全區水產養殖面積已達到40286畝,在農民收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該區針對傳統養殖“大路貨”多,效益偏低的狀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興漁為動力,引導廣大養殖戶加大調整水產養殖結構,促進名、優、特、新魚類新品種、新技術的大力推廣。
到目前,全區名優特新水產養殖面積已達到15950畝,比上年增加1500畝,水產品產量9988噸,比去年增加11.74%,占水產品總量的42.5%,其收益比“大路貨”魚高出50%至一倍以上,該區最大的“養漁基地”土地鄉依托漁業協會組織,以推廣叉尾魚回、黃雙魚、武昌魚、桂花魚、江團等名優魚養殖為重點,形成水產養殖“一村一品,全鄉一業”的格局。如今全鄉水產養殖面積已達6500畝,去年創水產品純收入1300萬元,水產品產值占全鄉農業總產值的60%,使之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