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導語】在建設水產大市中,我市采取小龍蝦和甲魚的混養新模式,大力發展小龍蝦產業,全市龍蝦套養面積近5萬畝,年產值達5000萬元。
【正文】目前正是小龍蝦上市的旺季,在龍賽湖小龍蝦養殖基地,漁民張金鐘每天都要捕獲200多斤小龍蝦,銷往孝感、武漢等市場。到年底的時候,張金鐘還可以在養殖小龍蝦的池子里收獲2000多斤甲魚。同期聲:應城市小龍蝦養殖協會會長 張金鐘:“甲魚和龍蝦混養,一般龍蝦一畝水面的可以達到(賺)3000元,甲魚可以賺個1500-2000元。一畝田可以搞到4000到5000元。這樣的養殖模式效益大大的提高了。”
【正文】:養殖小龍蝦具有投入少、易養殖、周期短、效益高的比較優勢而備受養殖戶的青睞。對此,我市因地制宜地大力調整發展小龍蝦生產,實施小龍蝦和甲魚混養,做到宜養則養。同期聲:應城市水產局副局長 胡新德:“經過近幾年的探索和總結,探索出了一條這種甲魚和小龍蝦混養的良好模式。這種養殖模式屬于一種生態、高效和安全的養殖模式,在養殖過程中通過投放甲魚,來控制小龍蝦的養殖密度,主要是甲魚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甲魚來吃食一部分小龍蝦,因為小龍蝦繁殖速度比較快,老弱病殘的(小龍蝦)可以被甲魚利用,來合理控制養殖密度,同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正文】在發展小龍蝦產業上,市水產部門采取多種形式抓開發、推廣科技抓服務、辦點示范促發展、合理布局建板塊、發展中介拓市場、培植龍頭壯產業等一系列硬招措施,有力推動了小龍蝦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同期聲:應城市水產局工會主席 吳宏亮: “我們應城市是湖北省的水產大市之一,經過我們這幾年的普及和推廣,我們全市龍蝦套養面積48000畝,產量是3000噸,僅此一項全年的總產值達到50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