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2年6月份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來源于杭州、嘉興、湖州、紹興、溫州、臺州、寧波、舟山、金華、麗水和衢州11個市;測報面積:池塘/圍塘77132.77畝,水庫6684畝,灘涂2238畝,海水網箱537021m3,淡水網箱28068m2,流水養殖113000m2,溫室86600m2;起止時間為2012.5.26~2012.6.25。
一、基本情況
6月份,全省11個市測報的22個養殖品種中有17個品種(比上個月增加3個,比去年同期減少1個)發生病害,共監測到34種病害(比上個月增加4種,比去年同期減少4種),其中病毒性疾病3種,細菌性疾病15種,真菌性疾病2種,寄生蟲病5種,其他5種,病因不明4種。監測點經濟總損失105.22元,約為去年同期的2倍,主要是由于鋸緣青蟹水腫病造成了46.67萬元的經濟損失。
魚類:12個品種中9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16種病害。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大黃魚水霉病32.65%、赤潮影響20.07%,青魚腸炎病15.77%、肝膽綜合癥10.51%,七星鱸魚弧菌病11.22%,鯽魚錨頭鳋病11.13%;平均死亡率均較低。
蝦類:3個品種中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2個品種發生病害,共監測到4種病害,發病程度均較輕。
蟹類:3個品種全部發病,共監測到5種病害,平均發病率較高的有鋸緣青蟹水腫病9.47%,河蟹固著類纖毛蟲病7.98%;平均死亡率均較低。
爬行類:池塘鱉監測到7種病害,溫室鱉監測到2種病害,發病程度均較低。
貝類:監測到三角帆蚌細菌性爛鰓病、泥蚶敵害(水母影響)2種病害,發病程度均較輕。縊蟶未監測到病害。
二、流行趨勢和對策建議
7月份是水生動物生長的重要階段,水產養殖動物食欲強,攝食量大。我省各地持續高溫,伴隨著雷陣雨、臺風等,氣候變化無常,水質易變,是水產養殖病害的高發期。根據我省歷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和今年病害發展的趨勢,預計7月份發病較高的有淡水魚類出血病、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寄生蟲病,海水魚類的刺激隱核蟲病、腸炎病,對蝦的病毒病,河蟹纖毛蟲病,鋸緣青蟹黃水病、黑鰓病、纖毛蟲病以及鱉細菌性疾病等。為此,提出以下幾項防治措施,供參考:
1、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巡塘。高溫季節水體耗氧量增多,臺風、雷陣雨來臨時氣壓較低,水質易變,極易出現浮頭甚至泛池。因此,要加強巡塘,觀察水色、水質變化以及水生動物的活動、攝食情況,有無浮頭、發病現象等。合理使用增氧機,預防或減輕浮頭。
2、注意持續降雨造成的水質變化,盡量減少因鹽度變化、應激反應等造成的損失。有條件的地方,應定期或不定期測定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并根據不同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3、做好定期消毒和水質改良工作。水溫持續升高,各類病原體活躍,一遇不穩定環境,極易誘發病害,應及時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處理,并適時使用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來改善水質及底質。
4、強化投飼管理。投喂新鮮優質的飼料,并嚴格控制投飼量,避免污染水質。同時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C、中草藥、免疫增強劑、微生物制劑等,以增強水生動物的免疫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