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上海養殖業的優勢品種蝦、蟹類,今年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趨勢,養殖產量和產值都有所提高。經初步統計,今年蝦、蟹養殖面積達28萬畝(含混養面積),產量達7萬噸,蝦、蟹類產值達20億元。其中,河蟹和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達22萬畝;河蟹產量達14600噸,同比增長3%;南美白對蝦產量達5.4萬噸,同比增長二成。三個產業帶即海水蝦類產業帶、淡水蝦類產業帶、河蟹產業帶,生產穩定、經濟效益明顯。這是日前召開的上海市蝦、蟹類養殖技術協作組座談會上傳出的信息。
市水產辦主任梁偉泉在會上對本市今年蝦、蟹養殖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并對今后蝦、蟹類發展提出了六個提高的要求:一是提高蝦、蟹類養殖規模水平,各區、縣在漁業發展中,要穩定蝦、蟹養殖面積;二是提高養殖水平,要科學指導蝦、蟹養殖,如控制放養密度、建造蓄水池、加強質量監督等措施,全面提升養殖質量;三是提高組織化程度,現在本市有44家漁業專業合作社,要進一步擴大覆蓋面,吸收更多的養殖戶進行組織化生產;四是提高隊伍素質,各地要重視技術人員、合作社帶頭人、龍頭企業負責人的管理水平。同時要加強對養殖漁民的教育,通過培訓、宣傳教育等形式,增強他們的守法意識、合同意識和誠信意識;五是提高基礎設施水平,上海蝦、蟹類發展不求多,而是要做精、做優,要建立養殖生態區、標準化養殖場;六是提高市外養殖規模,積極鼓勵專業養殖戶走出去,拓寬養殖空間。
與會同志就本地蝦、蟹類養殖技術、標準化生產、漁業合作社作用、今后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參加本次會議的有各區(縣)水產辦主任(科長)、漁業經濟合作組織的負責人和養殖大戶,共計50余人。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