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要說起水產品中的“高檔品”,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有一個高價值定位,那就是“北方吃海參,南方吃石斑魚”。以往我們所吃的石斑魚都是從南方運來的,以后,再也不用這么麻煩了,市民可在家門口吃到新鮮石斑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黃海所”)與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州明波公司”)合作,用兩年多的時間科研攻關,突破了北方地區石斑魚養殖技術,共培育出五種石斑魚,其中首次培育出兩種北方低溫性石斑魚,在長江以北地區實現規模化繁育。目前,少量石斑魚已經進入市場,不久將會大規模“游”上市民餐桌。
北方養殖業呼喚新品種
我國石斑魚的人工育苗研究工作處于前列,但產業化進程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工廠化育苗幾乎是空白。
近年來,隨著深水網箱養殖的快速發展,我國東海北部和黃渤海沿岸網箱適養品種缺乏的問題日益突出,“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是海水養殖最主要的三種形式,傳統意義上的石斑魚都是高溫性的,所以需要篩選低溫性的石斑魚,豐富網箱養殖模式。”黃海所成果轉化處處長王印庚博士告訴記者,“鲆鰈類是北方傳統的養殖品種,像牙鲆、多寶魚、半滑舌鰨等有11個品種,已經構成了以多寶魚為主體的全國性示范養殖,但一般局限于工廠化養殖,網箱養殖長期以來是以黑頭魚、鱸魚為主,其價格比較低,所以期待著有新品種出現替代傳統品種。”
石斑魚從南“游”到北
石斑魚在南方已經形成一種產業,然而在北方卻是剛剛起步。因為傳統石斑魚的生長水溫要求在12℃~31℃之間,大都養殖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地,北方的氣候、水溫等條件不適宜養殖傳統石斑魚。但由于石斑魚的優點比較多,在市場上比較受消費者喜愛并且具備產業推廣的條件,因此,科研人員針對低溫性石斑魚在北方地區進行規模化養殖的技術進行了科研攻關。為了突破在北方也能規模化養殖石斑魚的關鍵技術,萊州明波公司從日本、韓國和我國福建地區引進了兩種低溫性石斑魚——云紋石斑魚和七帶石斑魚。“石斑魚就生長環境來說沒有太多嚴苛的要求,但由于過去培育石斑魚的經驗不多,所以最初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為什么選擇引進這兩種低溫性石斑魚?“云紋石斑魚和七帶石斑魚都耐低溫,極限溫度在4℃~6℃左右,是北方地區養殖石斑魚的首選。并且它們都屬于大個體魚類,生長速度快,可以長到100多斤,尤其是云紋石斑魚還被稱為‘油斑’,其脂肪含量比較高,肉質鮮美,口感好。”王印庚告訴記者,科研人員經過兩年多的實驗,去年,這兩種石斑魚分別培育出了400多尾種魚,培育云紋石斑魚魚苗達100多萬尾,七帶石斑魚魚苗幾十萬尾,這些魚苗為今年在北方規模化養殖石斑魚提供了苗種基礎。
除了這兩個品種外,黃海所和萊州明波公司還成功培育出了紅斑、赤點石斑和龍膽三種優良石斑魚。值得一提的是,在五種石斑魚育苗成功的基礎上,黃海所又相繼培育出了兼備這五種石斑魚優點的新雜交品種“珍珠龍膽”,“新的雜交品種大約100元/公斤,預計一年將可以長到1~1.5公斤。”高級工程師梁友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在海南和東南亞等地展開大規模養殖,大約明年就可以在青島上市。”
長江以北規模化養殖
“低溫性石斑魚育苗成功后,我們將其投放到天津、河北、大連、青島、連云港等地區進行試養,如今已經試養了大約一年時間。”王印庚告訴記者,從目前的試養情況來看,養殖效果明顯,少量石斑魚已經進入市場,市場的反映情況也比較好,其中云紋石斑魚在廣東市場大約能賣到160元/公斤,七帶石斑魚大約300元/公斤。
萊州明波公司已經著手為低溫性石斑魚在北規模化養殖做準方備。該公司目前的育苗一年達幾百萬尾,能滿足幾千畝養殖面積的苗種需求。“這兩種低溫性石斑魚計劃明年在長江以北地區進行大規模養殖推廣,產量至少將達到數百噸。”王印庚告訴記者,明年市民將可以在家門口買到北方產石斑魚,而且實現大規模養殖后節省了大量的運輸成本,因此價格也會降低,更加適合普通消費者的需求。“中國的水產養殖依靠品種帶動產業,希望政府能出臺相關政策給予大力支持。”王印庚說,“從養殖方式來說,石斑魚養殖涉及的養殖模式更加多樣化,包括池塘、網箱、工廠化養殖等方式,養殖范圍更加廣泛。同時,石斑魚養殖對調整北方地區水產養殖結構、漁民增產增收更加有利,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可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