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8月17日,今年第13號臺風“啟德”的中心在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沿海登陸。據氣象臺報道,這是湛江自1996年以來遭遇的最大臺風,也是百年一遇的臺風暴雨、天文大潮同時正面襲擊湛江,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陣風15級,出現390厘米實測最高潮位,超警戒125厘米。
面對突然而來的自然災害,位于臺風登陸中心范圍的湛江恒興深水網箱產業園特呈島園區面臨重大考驗。正當所有人都在為園區能否承受十多年一遇的臺風正面沖擊提心吊膽之時,18日清晨從深水網箱產業園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產業園區的深水網箱一個都沒有損壞!僅有1000多尾魚因波浪沖擊而受傷。這是深水網箱產業園面臨建設竣工以來最大的一次考驗,在風力13級、陣風15級臺風正面襲擊的情況下取得了全面勝利。也標志著有中山大學自主開發和改進的深水網箱產品經受住了實戰的考驗。
此次抗擊13級臺風“啟德”能夠取得勝利,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決執行《防臺風預案》。產業園3年前就制定了《防臺風預案》,把防臺風列為員工培訓主要內容,并將責任落實分解到崗位和個人。臺風一旦進入南海,就能馬上啟動各項防范措施。
二是合理布局網箱系統。產業園在省海洋與漁業局的支持下,對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害進行了反復論證和模擬實驗,科學規劃產業園網箱布局,有效避免了因臺風引起的網箱碰撞問題。
三是應用新技術,嚴格控制網箱制作與安裝質量。在吸取其他公司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應用中山大學專利技術,嚴把管材、纜繩、結網片等質量關,提高制作工藝,最大限度解決了安全隱患。
此次抗擊臺風“啟德”的過程,證明了深水網箱技術已經具備在惡劣環境下大規模推廣的條件。目前有個單位正積極開展災后檢查工作,認真總結經驗,對存在的隱患和不足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深水網箱技術和產業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