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廣東湛江市徐聞縣消委會成功調解一起魚飼料消費糾紛,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萬元,這是該消委會第三起單宗成功為消費者挽回損失10萬元以上的消費投訴。
消費者張某系徐聞縣某鎮養魚戶。2011年,張某陸續在劉某開設的飼料店購買了200噸XX牌特技海水魚懸浮飼料用于喂養其養殖的金昌魚。由于張某喂魚的時間都是在晚上無燈照明的情況下進行,所以沒有留意到飼料的懸浮情況。幾個月過后,張某對魚進行察看時,發現魚的長勢并不均勻,大部分魚不見長。于是,張某開始查找原因。經仔細回想,自己并沒有在喂養環節出錯,便對魚飼料產生了懷疑。為了驗證猜想,張某選擇在白天的時候,將該飼料投入池塘中觀察。經觀察發現,該批飼料并未完全像包裝及說明書上聲明的是懸浮性魚料,而是有約百分之四十的料直接沉入了到石塘底下,造成魚無法正常食用。為此,張某找到了徐聞縣消委會外羅分會,請求幫助其挽回經濟損失。
接到投訴后,縣消委分會工作人員非常重視,立即派員增援外羅分會到現場了解情況。了解情況后,為了增強調解效果,消委會將雙方約到了消費者張某的漁場進行現場調解。調解中,消委會人員首先在多方見證下對魚飼料進行投喂驗證,在銷售方劉某確認魚飼料確實存在問題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賠償調解。在賠償金額上,雙方出現較大分歧,受害方張某堅持要求銷售方劉某按照下沉的4成魚飼料價格進行賠償,共計70萬元。劉某堅決不接受,稱自己不應該負這么大的責任,況且也超出了自己的賠償能力范圍。針對此情況,消委會人員將勸解重點放在張某身上,跟其解釋消費糾紛的賠償原則等,并對損失進行科學估量,畢竟魚雖然沒能達到預期的長勢,但喂食得當后,是仍然可以成長的,從情理方面都對其進行疏導。
經過消委會人員的不懈努力,最后雙方終于達成了協議,由銷售方劉某一次性賠償受害者張某經濟損失10萬元,該投訴成功調解。收到賠償款后,消費者張某以信件的方式對徐聞縣消委會的工作進行了感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