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人民網消息,一項新研究顯示,過去十年里南加勒比海沙丁魚漁業的衰退可能是由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
據科學與發展網(SciDev.Net)報道,美國和委內瑞拉的研究人員將南加勒比海的生態測量結果與全球氣候變化指標對比后發現,氣候變化指標與該地區大氣及海水循環模式的變化具有相關性。而這些變化可能給加勒比海國家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后果,例如重要的沙丁魚漁業的衰敗。
沙丁魚以浮游生物為食。但2005年以來,加勒比海的浮游生物顯著減少,再加上過度捕撈,這可能已成為沙丁魚漁業衰退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相關的漁業生產下跌幅度高達87%。
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化導致風的模式和風力強度發生改變,從而減少了海洋上升流的數量,并因此降低了海底營養素傳輸到海面的數量,而這些營養素又是浮游生物生長所必須的物質,最終導致浮游生物產量下降。
報告作者之一、喇沙自然科學基金會研究員艾爾潤?阿斯特(Yrene Astor)說,研究人員對海水的溫度、鹽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進行了測量。“我們每個月對位于委內瑞拉北部海岸的薩里阿科盆地作一次定期測量,觀察每個參數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變化趨勢。”阿斯特說,“測量結果表明,自1996年以來,水溫已上升了1.1攝氏度?――很輕微的上升,緩慢但穩定。”
水溫的升高加劇了海洋的分層,進一步限制了上升流的數量,從而減少浮游生物的生產。
但研究人員仍不能確定的是,這些變化是由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所驅動,還是由氣候的自然變異所導致。阿斯特認為,該項目還需要進一步的測量,以確定這些生態變化是否由人類引起。
委內瑞拉的沙丁魚捕撈數量已經從2004年的大約200萬噸降低到如今的不足40萬噸。委內瑞拉海洋學研究所研究員塞薩爾?羅狄若斯(César Lodeiros )解釋說:“其他地區也是如此,因為沿海上升流所帶來的豐富的浮游生物是委內瑞拉海岸魚類和海洋生物高產的基礎,特別是在東部和西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