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根據往年經驗,10月份過后,隨著生殖魚類進行越冬洄游,全市水產品總產量比開漁前期相比會有所下降。記者從市漁業部門了解到,今年10月份,全市水產品總產量6.69萬噸,同比增長1.90%。其中:海洋捕撈65782噸; 海水養殖1132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47%;淡水養殖5噸,與去年同期持平。
從今年累計統計看,1-10月份,全市水產品累計產量24.9萬噸。據悉,今年海況整體好轉是全市水產品總產量增產的主要原因。今年全市海淡水養殖戶由于氣候適宜,都較晚上市,確保了幼魚成長;自2008年以來,冬季季風和臺風在9月末就開始在閩東、閩中和閩南漁場刮起,這對長期在這些區域生產的石獅漁船來說影響巨大,而今年10月份,冬季季風和臺風影響較小,確保了石獅漁船出勤率,保障了全市水產捕撈量的增長。
同時,于2011年新更新改造的500總噸的船舶也在今年順利投入使用,不僅增強了漁業安全系數,也為捕撈高價值魚類提供科技支撐;漁業部門積極搜集漁船相關數據和申報難點,為漁船主排憂解難,使得漁船申報新系統開通后,石獅近百艘漁船第一時間通過申報并下水。這些新船壯大了石獅捕撈隊伍,增強了捕撈能力,為今年石獅水產保持發展勢頭立下汗馬功勞。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