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第四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暨第十四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18日在漳州開幕。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打造的生態漁業館人氣爆滿。作為正在轉型升級中的石獅水產業,我市不少企業家也親臨現場,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生態漁業發展新路。
在漁業生態館內記者看到,一條藍色水族長廊特別引人注目,其間主要展示海象魚、鴨嘴鯊、紅尾貓、小丑魚等海淡水觀賞魚,還有海星、海樹、紅管珊瑚等海底動植物,讓參觀者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在高優養殖品種展示區,展示了20多個高優養殖品種。該展區參觀者眾多,主要是省內外的一些傳統養殖地域的養殖戶。
“石獅在生態養殖方面的發展步伐必須加快,否則就要落后別人一大截了。”石獅一養殖企業代表介紹,如今,石獅立足保護近海資源,應把“靠海養人”轉為“靠人養海”,走出發展生態漁業新路。
近年來,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區位、資源等優勢,大力推廣高優水產養殖品種。其中,羅非魚、石斑魚榮列我省“十大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項目”,而為發展生態漁業,石獅先后引入該兩種養殖品種,并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生態漁業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循環利用廢棄物,節約能源,提高綜合生態效益,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據了解,生態漁業不僅可以優化和調整漁業養殖結構,保護轄區水域自然生態環境,相應地也可進一步發展休閑觀光漁業。因此,生態漁業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漁業的有效途徑,是發展農村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漁業的發展方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