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2月1日,由福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共同承擔的2009年度省廳重點項目“臺灣卵黃抗體(APG功能蛋白)推廣應用試驗”通過專家驗收。結果表明“活力強”APG功能蛋白產品對我省主要水產養殖品種的病害防治針對性不強,專家建議在“活力強”產品未改進前暫緩引進推廣。
該項目為2008年“6.18”期間臺灣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簽約引進的項目,2008年9月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省農科院等部門及有關專家與臺灣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再次進行專場技術交流,并達成合作意向。我廳09年也將該項技術推廣列入2009年重點項目,要求由省水技總站牽頭負責。
項目組從2009年初開始從這家公司引進商品名為“活力強”的APG功能蛋白產品,開展常規營養指標及保存期測試、全程效價監測,并對鰻鱺、鮑魚、大黃魚3個養殖品種的養殖效果進行了對比試驗。試驗結果顯示:該產品常規質量符合GB 2749-2003《蛋制品衛生標準》要求;在常溫干燥密封環境下,產品保存期效價可以保持1年;對嗜水氣單胞菌的抗體效價達到1:12800,但針對副溶血弧菌、創傷弧菌、愛德華菌的抗體效價均低于1:800,對我省水產養殖的主要病原菌的免疫保護作用較弱。對鮑、大黃魚、鰻鱺3個養殖品種的試驗結果表明:添加“活力強”對鮑苗成活率可提高5%~10%,但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鰻鱺6個月養殖試驗,期間因未發生病害,“活力強”試驗效果無法驗證;大黃魚網箱養殖應用試驗期間,因發生嚴重的刺激隱核蟲病導致大量死亡,表明“活力強”對刺激隱核蟲病無防治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