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潮汐潮流預報數據產品發布合作協議(攝影/中國網 李睿)
中國網12月11日訊(記者 李睿)2012年12月11日上午。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簽署了“潮汐潮流預報數據產品發布合作協議”,并舉行了在線潮汐表上線儀式。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宏、中國海事局副局長李世新出席會議并見證了雙方合作協議的簽署。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司長王峰、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周旻等領導出席會議。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徐勝、中國海事服務中心主任郭潔平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并發表講話。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徐勝主任講話(攝影/中國網 李睿)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作為對外信息服務機構,一直承擔著為國家海洋事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保障的任務。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作為我國海洋信息資源歸口和集成單位,近年來中心依托自身信息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針對我國海洋航運活動面臨的保障需求,在港口航運動力環境保障、海洋溢油、海上搜救領域積極探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并與眾多涉海業務單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在溢油預測預警領域,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完成了從原型技術到實用技術再到業務化系統的一體化研發,相關技術和成果獲得兩項發明專利和三項軟件著作權。溢油預測預警系統在山東海事局、浙江海事局、天津海事局、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獲得成功應用。在“大連新港7.16重大溢油事故”等多次海洋溢油事故中,該系統以其穩定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發揮了重要的決策輔助支撐作用,受到業內一致好評。該系統原型技術—海洋溢油預測預警技術于2011年成功獲得中國航海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獎勵。
中國海事服務中心郭潔平主任講話(攝影/中國網 李睿)
我國涉海業務單位眾多,職能相對單一,信息交流有限。如何發掘彼此優勢資源,通過合作,提升各自業務水平和能力,是我國涉海單位面臨的重要問題。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在海洋航運保障信息服務領域找到契合點,彼此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和信息平臺優勢,在潮汐、潮流預報服務領域達成合作共識。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是國家海洋局潮汐、潮流預報的責任單位。近50年來,其潮汐潮流預報服務覆蓋了我國海洋航運、海事、漁業、科研、旅游等眾多行業,具有雄厚的技術積累。中國海事服務中心主辦的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是目前中文最大航運互聯網門戶網站,是交通運輸部新聞中心指定的新聞合作媒體。中國海事服務網發布的港口潮汐表、船舶圖片庫和BDI指數查詢等應用產品點擊量均位列“百度搜索引擎”首位,在海洋航運和海事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牟林處長主題發言(攝影/中國網 李睿)
在國家海洋經濟活動和網絡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為進一步拓展海洋預報產品的服務領域,著力提高海洋預報產品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為滿足海洋航運及海事行業對精細化潮汐潮流數據資料的急切需求,以公益性服務為宗旨,通過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發布潮汐潮流預報數據產品,使港口潮汐潮流預報服務能夠惠及更多行業和群體。
此次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與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的合作,雙方各用所長,是發展海洋信息服務業的有益探索。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海洋信息服務業處在海洋產業鏈的高端,是我國實現海洋強國的重要基礎保證。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和中國海事服務網(cnss.com.cn)此次合作成功開啟了涉海單位信息服務合作新紀元,在促進國家海洋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和升級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