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位于美國的全球水產養殖聯合會(英文縮寫為GAA)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他們正在就新的最佳水產養殖規范(英文縮寫為BAP)征求公眾意見。該公告還透露了一個變化:BAP將由之前以養殖品種為基礎制定標準,轉變為以養殖模式為基礎制定標準。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個轉變將引導整個水產養殖行業向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中國企業應該積極提出意見。但南方農村報記者了解到,不少中國的流通、加工與養殖企業對GAA能夠采納其意見并不樂觀,不愿意行動。
現行認證存局限
BAP由GAA制訂,實際執行與認證工作由水產養殖認證委員會(英文縮寫為ACC)負責,業界常將此標準的認證稱為BAP/ACC認證或者ACC認證。這個認證是北美主流水產品采購商都認可的,目前涵蓋對蝦、羅非魚、斑點叉尾鮰等5個品種。中國企業要想擴大在北美的銷售份額一般都得通過此認證。截至2012年4月,中國有40家加工企業與17家養殖場通過BAP/ACC認證。
上述公告稱,公眾可通過電郵、傳真等形式向GAA提意見,截止日期為2013年1月31日。除了三文魚網箱養殖仍然保留單獨的標準之外,其他品種的標準都將修訂。
對于GAA為何會修訂此BAP,又為何會由以品種區分的標準轉變為以養殖模式類別進行區分的標準,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他們可能開始綜合考慮水產養殖模式對環境的影響。關于修改內容的具體細節,業內人士均表示不知情。
可持續漁業伙伴組織中國羅非魚養殖改良項目經理韓寒表示,“他們可能認識到現行主流認證模式的局限性。”韓進一步指出,對企業而言,雖然認證肯定是有積極作用的,但也不是萬能藥。在前幾年的“智利三文魚事件”中,有些通過了認證的養殖場也無法在那場行業毀滅性的打擊中幸免。另外,有些人認為眼下的各種認證往往是幫助大企業排擠小企業,從社會發展的公平性和穩定性角度引起質疑。所以,行業內一直有人對各種認證標準提出批評意見,BAP也不例外。
“看到ASC認證被強力推出,GlobalGAP也在修訂,GAA可能感受到了一些壓力。”韓寒從不同水產品認證標準競爭的角度談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提意見沒有用?
亞洲海產董事長王長超尚不知道BAP修訂之事,在聽了南方農村報記者的介紹后,他表示,“我覺得(修訂)對加工廠可能沒有什么影響,對養殖場倒是會有影響的。”
韓寒認為,修訂之后的BAP在認證模式、程序上應該不會有根本改變。但未來這種基于養殖模式,而不是以品種為基礎的理念,也許能夠更好地引導整個水產養殖行業向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雖然會給各企業帶來壓力,但應該被視為一種正面的壓力。”
對于是否會向GAA提意見,王長超并沒有正面回應,但也承認以往中國企業都比較被動,“如果要提意見,就是希望這些認證標準能否合并一些。”
對此,海南勤富公司董事長周勤富很無奈,“提意見沒有用,我們只能適應。”周已經了解到修訂之事,但并不準備行動,而且還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好多同行都跟他是一樣的心態。
據悉,目前全世界大約有25種涉及到水產品的第三方認證標準。中國水產品流通與加工企業要想出口,一般得通過采購商認可的各種認證。但名目繁多的認證讓中國企業意見頗多,業界對于合并各種認證的呼聲頗高。
對于業界的不積極,韓寒很清楚,這讓她覺得有點可惜。她所服務的可持續漁業伙伴組織正在起草意見,在內部征求意見后,將會在截止日前發送給GAA。
崔和的觀點相對折中。他認為,對于大方向與主導權,肯定是市場國(進口國)說了算,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但在細節方面,只要國內企業爭取,把道理說清楚了,人家還是會認可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