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天津河北區海門路有對遠近聞名的“河蟹”夫妻,從白手起家經營河蟹到現在12年了,董慶偉、馬桂芳夫婦始終遵守一條經營守則:誠實賣貨,童叟無欺。這八個字讓這對河蟹夫婦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同時與很多顧客都結成了知心朋友。
顧客傳授鑒別方法
董慶偉、馬桂芳都是寶坻人,12年前夫婦二人在新婚后來到市區發展。最初創業的日子很艱難,夫妻倆在菜市場中擺攤經營小本生意。董慶偉告訴記者,最初他們經營過各類海鮮,最終選擇賣河蟹是因為河蟹不會騙人。眾所周知,河蟹死了就不能吃了。董慶偉說:“不能使用添加劑保鮮,死了就不能賣”是河蟹與其他海鮮最大的區別。“做生意就像做人,得誠實,求財但不能害人。”這是河蟹夫婦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然而,由于河蟹保鮮期短,創業初期常會出現“河蟹還沒賣完就死了”的情況,讓這對夫婦沒少賠錢。看著桶里的河蟹奄奄一息,董慶偉暗下決心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
為什么這些河蟹來的時候還歡蹦亂跳,可不一會兒就打蔫兒了呢?這個疑問鎖在董慶偉心中很久,“那是因為你進的貨質量不好”老主顧胡先生一語點破。胡先生是董慶偉馬桂芳夫婦的老主顧,小夫妻“寧扔不賣”的誠信經營感動了胡先生,讓他甘心將自己多年的鑒別經驗傳授給董慶偉。通過跟隨胡先生系統學習以及日常經營中的摸索,董慶偉練就了“火眼金睛”。如今,董慶偉只要看一眼、掂一下便可熟練地辨別河蟹的產地、肥度、質量、口感等。
自學河蟹養殖技術
同時,為了河蟹能長壽,閑暇時董慶偉還自學了河蟹的養殖技術。如今,他的店鋪內幾乎不會出現死河蟹,增壽河蟹的肥度、質量也不會降低。“經營河鮮這一行,需要靠知識和技術致富,而不是依靠添加劑保鮮或者缺斤短兩,不賺昧心錢……”董慶偉說,他與妻子出生在農民家庭,純樸與誠實是支持他們腳踏實地創業的信念,也讓他們獲益匪淺。
因為誠信經營,董慶偉馬桂芳夫婦不僅賺取了創業的第一桶金,也贏得了顧客的尊重。從當年的一只木桶架起的小攤到如今八只木桶支撐的大偉河蟹專賣店,始終不變的是夫妻倆“不說謊、不騙人”的誠實品格。“今天的河蟹剩下的不多了,肥度差了一點,不急的話明天趕早來買吧,我給您挑好的”、“今天的雄蟹比雌蟹的質量好,您看著選吧”夫妻倆總會給出類似這樣的友情提示。
老主顧成知心朋友
采訪中,店里的顧客告訴記者,他們是這家店的老主顧,他們與河蟹夫妻早已成了知心朋友,顧客陳先生說:“他們夫妻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經營理念顛覆了顧客以往對海鮮經營者的印象,真想讓更多的海鮮經營者了解他們,學習他們……”。 采訪結束時,一直不善言談的妻子馬桂芳輕輕地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是80后夫妻,一起創業的十多年讓我們飽嘗辛苦。最初創業時,駕車去產地進貨、擺攤賣貨全部都是他一個人的活兒,每天都在疲勞駕駛,我很擔心也很心疼,日子久了,我跟他學會了鑒別河蟹的優劣,也學會了挑貨、賣貨。我們的愛情沒有浪漫的細節和甜言蜜語的表達,只有彼此理解和相互支撐,我們的日子有苦有甜,但我始終很滿足,因為他的誠實與善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