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臨近春節,不少市民都開始集中購買海鮮,可市民林女士卻遭遇了一件鬧心事:“買了一箱海鮮,共有刀魚、牙片魚、蝦、黃花魚4樣,收了我490元,結果到公平秤上復秤后,足足被宰了80元。”昨日,在沙河口區政府組織工商、公安、食安辦等部門進行節前整治市場秩序的行動中,發現了這起短斤缺量、欺詐消費者的現象。
上午10時左右,林女士和女兒一起來到沙區一家農貿市場挑選海鮮。“女兒下午要乘火車去外地,打算買點兒海鮮帶回去送給朋友!痹谝患覕偽环Q完海鮮后,林女士付了錢,并沒有索要小票,就離開了攤位。執法人員現場隨機抽取了林女士買的海鮮到公平秤逐一復秤,再按照單價進行計算。按照公平秤實際重量,林女士共消費了410.15元,卻被攤主告知一共消費490元。
得知被宰后,林女士母女迅速返回攤位。攤主則表示,因林女士沒有購物憑證,不予認賬。后在執法人員的干預下,攤主返還林女士80元錢。目前,工商部門正在對攤主進行進一步調查和處理。
當天,執法人員在這家農貿市場抽取了14位消費者復秤,發現一例欺詐現象。
工商人員提醒消費者,應在消費過程中,主動要求商家提供憑證,注明日期、攤位號、商品名稱、數量和價格等,一旦出現問題后,將成為維權的重要依據。另外,市民在成箱購買海鮮時,應當全程監督商家以免被調包。購買后則應立即到市場內的公平秤稱重,發現問題后,可向工商部門舉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