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天從遼寧海洋與漁業廳了解到,今年遼寧省將以建設海洋強省為目標,力爭海洋產業總產值實現5182億元,漁業經濟總產值達1480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8%,實現1.46萬元。據悉,去年,遼寧省海洋主要產業總產值實現4542億元,增加值為208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1.5%;水產品總量達到480萬噸,水產品出口額23.1億美元;漁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38萬元,同比增長6.1%。
在建設海洋強省進程中,今年遼寧省還將強化海域和海島管理,服務沿海經濟帶建設。
加強現代苗種業建設。進一步加強現代水產良種體系建設,提高現有省級原良種場檔次和水平,爭取1-2家升級為國家級水產良種場。加強水產種質資源保護,開展3-5個水產新品種引進、選育、改良、提純扶壯,提高遺傳改良率,擴大良種覆蓋率,為增養殖提供優質、健康、安全苗種。
大力發展健康生態養殖。繼續積極創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60家以上,推廣應用健康養殖標準和養殖模式,不斷調整優化養殖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進一步挖掘提高養殖水域生產能力,拓展養殖發展空間,加大標準化改造力度,穩定池塘養殖面積,拓展網箱養殖,鼓勵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加大宜漁資源開發。實施“菜籃子”水產品工程項目40個,確保大宗水產品供給。加快水生生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加強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控,推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
進一步推進海洋牧場建設。繼續擴大全省增殖放流品種和規模,開展對蝦放流30億尾,海水魚類、蟹類7000萬只,貝類6億枚以上,新增黃海北部三疣梭子蟹放流。提高放流苗種質量,加強放流效果監測評估。扎實推進人工魚礁建設,新增金州、東港、錦州等處人工魚礁示范區,建立健全海洋牧場建設和管護制度,恢復海底植被,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努力促進遠洋涉外漁業發展。鞏固提高過洋性漁業,探索新型合作方式,發展壯大公海大洋性漁業,加強新資源新漁場的探捕和開發利用。積極爭取國家遠洋漁船更新改造項目,延長遠洋漁業產業鏈,提升遠洋漁業裝備和企業管理水平。
著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從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出發,鼓勵加工企業自主創新,強化品牌建設,培植壯大加工龍頭,積極推進園區建設,促進水產品加工業集群式發展。積極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鼓勵發展休閑漁業。鼓勵各地結合養殖基地、漁港、海洋牧場等漁業設施及增殖放流等漁業活動,積極發展各種類型的現代休閑漁業。學習借鑒外省發展休閑漁業先進經驗,創建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與此同時,遼寧將對海岸線、海域和海島動態進行全面監視、監測,重點開展填海、圍海、構筑物用海和無居民海島開發監測,做好溢油、海洋放射性污染、危險化學物品排放和赤潮等海洋環境風險監測和評價。此外,遼寧省現代漁業也將繼續加快發展,提升科技對漁業經濟的支撐力,強化海洋與漁業執法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力提高海洋與漁業工作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