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死甲魚一般都是扔掉的,因為死了的甲魚吃了人是會中毒的,但是因為一些不良商販貪圖便宜,大量的收購死甲魚。賣到一些飯店做菜用。
浙江病死甲魚流向高檔飯店 病死甲魚有毒莫食
昨晚,浙江經視《九點看獨家》欄目播出了《“橫行”的病死甲魚》。新聞稱湖州東林鎮有人在大批收購病死甲魚,病死甲魚由此流向全國各地的餐館并制作成高檔菜肴。
本報記者隨即聯系上報道“病死甲魚”新聞事件的經視記者。該記者稱,線索是觀眾報料的,為了摸清事實真相,他和同事們連續蹲點了50天,才使一條覆蓋全國的“死甲魚”黑色利益鏈浮出水面。
大批病死甲魚被收購
湖州市吳興區東林鎮,位于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緊挨德清縣,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形成了以龜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據統計,東林鎮龜鱉養殖戶數已達到1000多戶,龜鱉養殖量近3000萬只。
“以前病死甲魚是扔掉的,現在有人來收購了。” 東林鎮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龜鱉養殖戶偷偷告訴經視記者。但收病死甲魚的人是誰?該名養殖戶不愿再透露。
2月中旬的一個早上7時許,湖州市東林鎮的農貿市場,一座小橋邊有一個藍色棚子。不少人正圍著這個棚子。他們手里都提著一只桶,桶里裝的都是甲魚。他們逐個把甲魚倒入地上的大盆里,然后有專人,按照個頭大小進行分揀裝袋。不到一個小時,這個棚子前已經堆滿了幾十袋病死甲魚。
“這些人送來的甲魚,不少已經死了。沒死的甲魚身上都有傷口,有的脖子潰爛,有的爪子潰爛或者殘缺,還有的身上長滿了紅色或者白色的包。”
死甲魚流向調查一:
剪下甲魚裙邊 賣到高檔餐館
回收來的病死甲魚流向哪里,用作什么?經視記者對回收病死甲魚的車輛去向進行了跟蹤。
2月23日,早上8點左右,小橋邊的藍色棚子旁,病死甲魚已經堆了幾十袋。
8:25,一輛車停在棚子旁。半個小時后,迅速裝上二十多袋病死甲魚,駕車離開。
車子一路往鐘管方向行駛,經過德清新市鎮和禹越鎮,來到了余杭運河街道的雙橋村,在南河一幢民居前停下,扔下了十多袋病死甲魚后離去。幾分鐘后,司機又在附近一幢民居前,扔下剩余的十袋病死甲魚后,駕車離去。
雙橋村村口附近立著一塊甲魚養殖基地的牌子。
在一戶村民家中,記者發現,門前空地上堆放著不少甲魚殼。當記者提及收購病死甲魚,男子變得十分謹慎,稱病死甲魚沒貨,不過有另外一種“好貨”,價格實惠。
男子帶記者,穿過多個房間后,來到后院的一個小房間。房內十分昏暗,一進門,惡臭撲鼻而來。男子先從冰柜里拎出一只死甲魚,隨后又掏出幾只袋子,袋子里裝著許多月牙形的東西,惡臭連連。
男子稱這東西叫裙邊,是從死甲魚身上剪下來的。“活甲魚誰給你剪啊,一只活甲魚剪了裙邊就沒用了,肯定是死甲魚身上剪的。省內一些市場都有人到我這進貨。”他告訴記者,對方拿去曬曬之后,包裝一下就可以賣幾百元一斤的。
在省內某水產市場里,果然,記者發現了一些銷售甲魚裙邊干的攤位。
這里的甲魚裙邊干,按照大小,從300多元到1000多元一斤價格不一。一些攤主表示,這些裙邊基本上都賣到餐館里去了,有杭州的,也有金華義烏等地的餐館,而且多是一些中高檔餐館。
為了核實情況,經視記者來到一家攤主提到的酒家。在粵菜的點菜區,記者看到有一種菜品叫“一品滿盤香”,558元每份,里面有鮑魚、裙邊、瑤柱等食材。還有一種菜品叫“佛跳墻”,388元每份,里面有鮑魚、魚翅、裙邊等食材。
記者大致計算了下,一份“一品滿盤香”,至少有5片大的甲魚裙邊,如果這么多大裙邊都取自活甲魚,成本至少需要350元,再算上鮑魚、瑤柱等食材,一份“滿盤香”光成本就要超過售價了。
在長達一個多月的調查中,經視記者接觸了幾十名做病死甲魚生意的販子,他們都證實,甲魚裙邊是從死甲魚身上剪下來的。
死甲魚流向調查二:
發往省內外 直接進飯店 好的壞的摻著用
在隨后幾天的調查中,記者發現,某市場附近,遍布著一個個收購和銷售病死甲魚的窩點,他們與市場內的幾個攤位,形成了一個交錯的中轉銷售網。
經視記者說:“一個多月下來,終于摸清了病死甲魚的銷售網。那就是甲魚販子每天定點或者上門收購養殖戶家中的病死甲魚,一部分運到作坊中制作甲魚裙邊以及甲魚骨頭,多數運到附近的窩點,將這些病死甲魚分揀后,部分發到浙江省內的一些餐館,多數裝箱通過物流,發到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江西、湖北、山西、福建、廣東等地。”
在湖州東林這個收購甲魚的攤位調查時,經視記者發現,每天約有5輛車來拉貨,其中3輛車,會把甲魚運到南潯、德清、余杭等地的作坊中制作甲魚裙邊,那么其余的兩輛車又會把病死甲魚運到什么地方呢?
3月2日早上9:20,一輛面包車和一輛黑色桑塔納,裝上了20多袋病死甲魚后,同時開走,記者分別跟著這兩輛車,最后發現,這兩輛車同時開上了杭寧高速。
11:00許,面包車在某水產品市場2號門附近停下。半個小時后,司機駕車來到市場甲魚區的一個攤位邊,開始下貨。記者看到,該攤位掛著一塊銅匾,上面寫著余杭區水產協會成員單位。
面包車離開后,記者來到該攤位邊。三四個男子正在把剛到的一袋袋甲魚,倒入大盆,按照甲魚個頭大小進行挑選。這些甲魚有的已經死了,有的身上潰爛。攤位的老板娘承認,這些甲魚都是病死的,最后都要送到飯店里。即使現在有些甲魚還能動,也放不了多久。
甲魚完成挑揀后,被加冰裝入一個個泡沫箱中,攤位工作人員將泡沫箱封上,并在箱子上寫了個“溫”字。記者注意到,封箱的黃色膠帶上有“王強水產”等字樣。“飯店里都這樣的,拿回去之后,把有病的地方割割掉,然后爆炒,放點辣椒,誰能吃得出來?”工作人員笑著告訴記者。
兩小時后,一輛車身上寫著“杭州梅記水產”的廂式貨車,停在這個水產攤位門口,開始裝運這些泡沫箱。裝完貨后,這輛貨車離開某水產市場,上了繞城高速,目的地是同城的另一個農副產品市場。
進了市場后,這輛車卻一直停在一輛集裝箱卡車旁邊,不下貨也不裝貨。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寫著“梅記水產”的小貨車突然打開后車門,并且倒車,與集裝箱卡車貼在了一起,幾個工人開始將小貨車上的泡沫箱往大卡車上搬。
卡車司機告訴記者,這些貨是運往北京、天津去的。“那邊人都喜歡吃的,我們還有運死蝦的,飯店都這樣的,活的死的摻著用的。”他說,卡車到達北京大約需要20多個小時。以此推算,病死甲魚從勾莊攤位運到北京,中間相差了30多個小時,等顛簸了30多個小時后,泡沫箱里奄奄一息的病甲魚,又會死去一大批。
調查發現,養殖戶將病死甲魚賣給第一道販子的價格,約為2元到6元一斤,而經第一道或第二道販子的手,到了飯店的價格約為8元到18元一斤,中間價格翻了一番,但是相比起健康活甲魚20-50元一斤的價格,存在巨大的獲利空間,這也讓病死甲魚成為了“搶手貨”,尤其是一些常辦婚宴的飯店。
德清的沈老板,養殖甲魚多年,在浙江省甲魚養殖業頗有名望。他介紹說,湖州的甲魚養殖一般都是大棚養殖,一年四季都需要恒溫養殖,溫度保持在30攝氏度左右,也就是“溫室”甲魚。
據統計,東林鎮龜鱉養殖戶數已達到1000多戶,龜鱉養殖量近3000萬只。沈老板透露,“甲魚的養殖塘密度越高,病死的甲魚幾率就越高,不光是湖州這樣,整個浙江都這樣。浙江的病死甲魚數占養殖量20%以上,也就說每天銷售的病死甲魚規模可能達到幾噸。”
“溫室甲魚出現大批量死亡一般是水質問題引起,用行業話來解釋,就是‘水質中毒’”。該業內人士分析,溫室甲魚,隨著氣溫下降及日溫差加大,引起溫室水溫、氣溫下降,亞硝酸鹽、氨氮等指標偏高,水體極易發生缺氧,引起甲魚的強應激反應,暴發疾病或缺氧致死。
“死甲魚不能賣,人吃了會中毒的。”沈老板對東林鎮這類死甲魚回收泛濫的現象,感到很是驚訝。他告訴記者,他的養殖場若出現死甲魚,一般都是集中起來,扔棄在固定的一個地方,讓其腐爛。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曾統計,2011年浙江省甲魚產量達13.28萬噸,甲魚產值近70億元,占到了全國總產量的一半左右。關于病死甲魚,漁政等部門明確要求養殖戶將病死甲魚進行無害化處理,絕對不允許進入市場。而無公害化處理一般有兩種方式,即集中掩埋和集中焚燒。掩埋,坑則至少需1米以上的深度,如在固定的垃圾填埋場填埋。焚燒,則需有專門的固定場所及專業的無公害處理設施。
甲魚肉內含有較多的組氨酸,組氨酸是具有特殊鮮味的重要成分,它分解后可以產生組氨。組氨是一種強烈的直管擴張劑,它可以引起一系列過敏物質的釋放,濃度過高時,可以引起人體虛脫,休克等癥狀。死后的甲魚肉能自行分解產生組氨,人吃了死甲魚,就會引起食物中毒。
結語:甲魚只能吃活的,死了的甲魚就不要吃了。甲魚胃腸里常有大量的致病菌,吃死了的甲魚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