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市合作鎮臣義村扣蟹養殖戶沈漢池,在今年春季起捕扣蟹時,爆出驚人消息,3畝水面扣蟹總產915公斤,產值36000元,達到畝產305公斤,畝產值12200元,去除畝成本3500元,畝利潤達8700元的好收成。得知這個消息,王鮑鎮科技入戶專家組專門走訪了他,了解其采取什么技術措施取得這么好的產量和效益。
沈漢池介紹;只是在水草種植的方法上改變了一下。原來扣蟹塘中的水花生是種植在水面上,拉繩固定。今年改變了方法,把水花生直接埋入塘的泥中,這樣既不要拉繩固定,而且生長又好。但是在養殖過程中,曾經擔心過這種方法可能不對,平時發現水草上扣蟹數量較少,與人家相比同樣的面積和放苗量,飼料相應吃得少,產量肯定會減產。想不到今年的產量效益反而比人家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究其原因,筆者個人認為是水草立體種植的效應。1、水草立體種植后,水草直接從泥中長出生長好。2、水草成立體種植后,為扣蟹建立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和條件,能使扣蟹按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棲息位置。3、由于棲息空間大,陰蔽性好,減少扣蟹在蛻殼時的自相殘殺,從而提高產量。4、由于水草生長好,能夠有效地調控水質,增加塘中的溶氧量,同時又為扣蟹提供新鮮足夠的植物餌料,從而減少投喂餌料,節省投資成本,所以說,水草立體種植好,節能省本效益高,但必須注意的是,一是要拉繩定植,行距2米。二是在種植時適當施放有機肥,如羊棚灰、雞糞或復合肥,這樣才能促使水草生長茂盛,又便于管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