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曲紋唇魚(蘇眉;humphead wrasse)是一種熱帶珊瑚礁魚,即便該魚種已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物種,但在國際上仍進行著非法及未報告的貿易。
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一次政府間會議曾就此議題進行討論,并提出一些協助遏止這些問題的方法,以持續保護這些瀕危魚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野生動物交易政策分析家Colman O Criodain博士表示,貿易規范涵蓋整個亞洲,其目的在于保護曲紋唇魚避免受到過度捕撈,并鼓勵永續漁業的發展,以確保該魚種的未來。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在會中強調,有大量的曲紋唇魚透過網絡在線交易的方式販賣,且多數未通報,那些可能都屬于非法捕撈。
另外一個問題是,將稚齡曲紋唇魚從野生環境捕回后圈養,將魚養到能夠販賣的大小。如果這種圈養經營模式能使魚類可持續性,那將可持續提供亞洲市場的需求,又不會影響野生種的資源,但目前使用的方法無法讓漁業可持續經營。
曲紋唇魚在2004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II的保護物種,納入國際貿易規范。在活珊瑚礁魚的交易市場,曲紋唇魚是最具有價值的魚種之一,該魚種的稀有性誘發更高的需求及價格,在大陸一公斤可達250-300美元。
雖然曲紋唇魚的主要市場集中在香港,但近來其貿易已蔓延到大陸南方及其它消費地區,包括新加坡。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快速成長的大陸,可能擴大增加曲紋唇魚在全國各地的需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