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午12點,黃、渤海正式進入休漁期,芝罘島東口碼頭的漁船已全部返回。
6月1日中午12點,黃、渤海正式進入為期三個月的休漁期。上午11點半左右,在芝罘島東口碼頭,出海的漁船已基本返回。雖然是最后的出海機會,但捕撈到的海貨數量還是不多,這讓漁民以及等待收貨的商販有些失望。由于當天正值周六,煙臺紅利市場海鮮區的人比以往明顯增多。攤主們反映,休漁后市場上的海鮮就多是冰凍和養殖的了,雖然價格不會有太大波動,但生意肯定不如休漁前好做,有的攤主甚至已做好出去旅游的打算。
東口碼頭>> 海貨少,漁船9點就歸港
“今天還是沒啥東西,我們的船上午9點鐘就回來了 ,總共拉來二十多斤東西。”6月1日上午10點半,正在碼頭上賣貨的袁蕊說,利用最后半天的出海機會,他們總共捕到了二三十斤海貨。
6月1日上午,王彥福并沒有出海。“就半天時間,也撈不來多少東西,還不如早點收拾收拾東西。”他告訴記者,按理說秋天的海貨能多點,但去年秋天又趕上海蜇泛濫,錢也沒掙到多少,到了今年,掙得還不如去年多。“好的時候一天賣四五百塊錢,差的話一天才賣一兩百塊錢,連油錢都不夠。”王彥福說,今年他從3月中旬開始出海,一直干到5月31日。算了算賬,王彥福直搖頭:“純利潤才1萬塊錢,這還是我和妻子兩人一起賺的呢。”
“今天才打來了20多斤爬蝦和螃蟹,總共能賣四五百塊錢。”22歲的鄧獻輕說,他凌晨2點多出海到上午11點左右才回來 ,這樣的收獲在今年春夏并不多見。“今年這收入,也就剛夠吃飯錢,沒賠本就很不錯了。”鄧獻輕說。
紅利市場>> 兩箱小黃花,一早就賣完
6月1日,正值周末,上午10點 ,紅利市場海鮮區的人格外多。“新鮮的鲅魚,17塊錢一斤。”攤主梁先生邊往鲅魚身上澆水邊吆喝著。“今天怎么沒有小黃花魚啊?”“早賣完了,早上拉了兩箱,一會兒工夫就賣完了。”梁先生笑著說,“要封海了,以后兩三個月都吃不到新鮮的小黃花魚啦。”
“不僅是小黃花魚,漁船能打到的海貨,近期都吃不到新鮮的啦。”攤主李先生說,他賣的紅蝦是從石島那邊撈上來的,用碎冰塊冰著,賣28元/斤。“能不能便宜點?”市民王先生在攤位前停下問道。李先生說:“進價一斤就 26塊錢,今天封海了,以后想吃也都是凍的。”“冰凍了之后可就不好吃了。”王先生說著稱了兩斤。
由于封海的時間是中午12點 ,當天市場上海鮮的種類倒還齊全,只是明顯減少。紅利市場上賣爬蝦的攤位只剩下兩個。“剩最后一點了,18塊錢一斤拿走就行。”攤主說著提起一只爬蝦給顧客看。看顧客沒有要買的意思,她接著說:“我早上一斤都賣20塊錢,你真要的話15塊錢給你,今天封海,以后可真就沒得吃了。”
物以稀為貴,不僅是爬蝦,小黃花魚和鲅魚的價格這兩天也在上漲。攤主仇先生說,這兩天休漁期臨近,海鮮的價格總體來說稍有上漲。
近期打算>> 要么去打工要么去旅游
中午12點 ,東口碼頭的漁船已經基本歸港,開始了伏季休漁。“已經有人去附近養殖場打工了,等我們收拾好東西,也去看看。”漁民鄧獻輕說,封海之后,修補漁船還得花上至少兩周時間,之后是去附近的養殖場里收海蠣子還是揀魚苗,現在還沒定下來,“到時候再看吧,活也不難找,就看愿不愿意出力了。”
岸上收貨的魚販子們大多數也在籌備著改行。“新鮮的魚沒了,準備賣點水果之類的。”小販崔先生說,休漁期正好趕上水果最多的時候,到時候準備販點水果來維持生計。“賣冰凍的不賺錢啊,還得交冷庫費。”紅利市場的攤主邱先生說,他已經打算給自己放個假 ,和朋友一塊去臨沂大峽谷旅游。“封海期間我得找點別的買賣干干,等開海之后再賣海鮮。”攤主梁先生倒是打算繼續干下去,“一封海確實會有一些攤主轉做別的買賣。但賺一分是一分,我還會繼續賣 ,畢竟攤位費都交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