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平安樣本
對廣東中山市三角鎮南水水產無公害養殖場吳阿姨來說,如今就算沒有每天夜里起來巡邏守夜,也不用再擔心魚苗被偷了。這一切得益于連片魚塘主們自發組建起來的一支巡邏隊。每家每戶抽調人力輪值巡邏,資源一整合,立刻發揮出了乘法效應,讓魚塘主們嘗到了甜頭。
作為全市全民治安試點鎮區,三角鎮充分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治安防范工作。除了連片魚塘主輪值巡邏,村里還成立了巡邏隊鄰里守望互助、外圍河涌閘口架設探照燈監控治安、架設高音喇叭開展安全防范廣播,還有成立摩的駕駛員、環衛清潔員、郵遞員“三員”義務治安隊員盯緊治安盲點。
“全民治安”實施一年來,三角鎮接處有效刑事警情相比下降了16.1%,可防性案件總體呈下降趨勢,各種糾紛顯著減少。
鄰里守望看緊魚塘
三角鎮三面環水,全鎮水產養殖面積2.35萬畝,去年產值約5.8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約70%。在南水水產無公害養殖場,由12個魚塘主組成的魚塘片區面積就逾2000多畝。過去,一到夜里,魚塘加氧機、魚、飼料經常被偷,魚塘主無計可施,只好每家每戶自己加強巡邏、守夜,但被偷盜現象一直沒有得到改善。
去年3月,村干部找到12個魚塘主共同商量對策,大家決定每家每戶抽出一人組建聯合巡邏隊(如上圖),輪班守夜,重點是在晚上10時到次日5時安排一人輪班巡邏,并做好每日巡邏記錄,遇到重大問題則及時上報隊長,由隊長再上報轄區治安責任人。魚塘主們還在兩個出入口安裝了鐵門,其中入口還設置了治安亭。
“過去每到晚上,每家魚塘都要安排人守夜,現在好了,鄰里相互照應,既輕松又不用操心,大家關系也更好了。”魚塘主們高興地告訴記者,成立巡邏隊至今,再也沒有發生過偷魚偷加氧機的事件。
摩托佬助警擒兇
在三角鎮的大街小巷中還活躍著一批義務治安隊,他們由摩的駕駛員、環衛清潔員、郵遞員組成,共600多人。義務治安隊摩的駕駛員梁先生對記者說,他在中山開摩的已經5年了,基本跑遍了三角鎮的每一條街道,哪個地方治安好,哪個地方治安差,他都了如指掌。“搭客做生意還能為警察提供一些線索,幫助解決一些治安問題,我們很樂意。治安好了,對我們摩的司機也有保障啊!”
據統計,“三員”隊伍已累計為公安機關提供違法犯罪線索217條,偵破案件184宗。
三角鎮高平電鍍園區共有企業近30家,從業人員達2萬余人,使用危化、劇毒品企業多,外來人口多,涉企案件多。三角分局探索建立了“電鍍企業園區安全防范管理”的新模式,按照政府、企業共同出資、共同管理的方式,在各出入口設置了治安崗亭;園區廠企還抽出13名保安用于崗亭的值勤。通過各方協作,電鍍園區實現了白天半封閉式管理,晚上全封閉式管理。
警方還積極搭建警企對講平臺,為每家廠企配置對講機,通過對講聯動平臺,公安機關能隨時檢查各廠企的安保工作情況,并統一調度,指導企事業單位開展自防,實現公安、治安、保安的“三安”聯動,形成“一有警情,一呼百應”的局面。目前,全鎮已有100多家廠企參加,還有不少企業主動要求納入該平臺系統。
一次,高平電鍍園區某公司一瓶氰化金鉀被盜,氰化金鉀有劇毒,一滴就足以危及到幾萬人的生命安全,情況非常嚴峻。此時,電鍍園區封閉式管理已經完成,案情被迅速通報到各卡口堵截,犯罪嫌疑人逃無可逃,幾天后在園區內落網,被盜物品追回,避免了一樁可能產生嚴重后果事件的發生。
村里喇叭播報警情
“各位業主請注意,根據公安部門的通報,近期入屋盜竊案件有所抬頭,請大家外出時關好自己的門,關好自家的窗,做好防盜工作。”走進結民村信宜新村村口,遠遠就能聽到廣播里傳來的安全防范提醒。負責播報的是65歲的義務廣播員歐伯,每天早上8—9時、下午4—5時,歐伯都會通過高音喇叭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信宜新區主要由信宜人在三角鎮結民村購地建房聚居而成,其中大部分房子用來出租,常年租住外來人口兩千多人,治安環境一直較差。公安部門雖幾經努力,但僅憑一家之力,難以從根本上扭轉局面。借全民治安工作契機,三角公安分局將信宜新區列為全鎮治安整治重點區域,多方調動居民參與治安工作的積極性。
“過去信宜村治安很不好,電動車、電腦經常被盜。現在開通了廣播臺,平時播報警情,提醒居民防火防盜,而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又能通過廣播迅速召集居民,很管用。”歐伯告訴記者,如今村里三個重要出入口還安裝了鐵門實行半封閉管理,還組建了“紅袖章”義務治安巡邏隊,成效很明顯。一次,結民村信宜新區發生一起強奸案,女子的呼救聲被正在巡邏的義務治安員聽到,他們聞聲而動,齊心協辦將還沒有來得及逃離作案現場的犯罪嫌疑人抓獲并扭送至派出所。
作為外地人在三角鎮最集中的聚居區,信宜新區的治安環境通過“全民治安”由亂到治,也實現了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和諧共處。
對話
中山市公安局三角分局局長劉偉剛
“三員”治安隊
有效延伸公安觸角
南方日報:聽說三角鎮是中山第一個實現村村通視頻監控的鎮區。
劉偉剛:對。早在2008年,三角鎮就率先在全鎮7個行政村全部建立視頻監控中心,安裝了170個監控探頭。當時采取的模式是“政府財政出一點、村財政出一點、村屬企業出一點,村民志愿出一點”,成功籌集資金500萬元。視頻監控系統投入運行以來,轄區各重點路段、區域發案率明顯下降,尤其是搶劫出租車案件,近3年來出現零發案。
南方日報:為什么要將摩的駕駛員、環衛清潔員、郵遞員三類人員納入義務治安隊?
劉偉剛:這三類人員有其特殊的職業特點,一個共同點,就是走街串巷,能填充了不少治安盲點,比如,摩的駕駛員、郵遞員跑遍每個地方,對每條街道都很熟悉,而有的環衛工人上班時間正是我們的休息時間,這個時間差所能提供的線索有時很重要。所以,將這些人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有效延伸了治安工作的觸角。
南方日報:出租屋是管理的一大難點,在這方面三角鎮有什么好做法?
劉偉剛:三角鎮出租屋主要集中在高平村民森南街,我們探索了出租屋“三色管理”辦法:即以綠、黃、紅三種顏色對應出租屋優秀、良好、一般三種管理狀態,并制作等級評比牌,還配上微笑、平臉、撇嘴三種QQ表情,安裝在每棟出租屋的門墻上,生動直觀。對這三種等級的出租屋,我們區別對待,綠色狀態的一個月檢查一次,黃色狀態的半個月檢查一次,紅色狀態的一個星期檢查一次。長期處于紅色狀態的出租屋將通過協會信息平臺進行通報,在戶主入學、入戶等方面給予扣分,長期表現為綠色狀態的出租屋在戶主入學、入戶等方面給予加分。
如果將平安比作一面結實的大墻,那么,每個人都是構筑這面大墻的基石。三角鎮是踐行“全民治安”的一個好樣本,從魚塘主、工廠保安,到摩托佬、郵遞員、環衛工人,再到村民,每個人都是守護一方平安的一員。全民治安,你能做什么?采訪中,一位村民說了句大實話:“其實,只要我們每家每戶能看好自家的門,管好自家的事,那也是為建平安社區出了力。”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