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隨著柴油價格不斷攀升,近海漁業資源逐漸匱乏,漁業生產成本大幅提高,很多從事捕撈和養殖生產的漁民都收不抵支,被迫停港停產。自2006年以來,我國實行漁業成品油價格補貼政策,對從事近海、內陸捕撈和水產養殖并使用機動漁船的漁民和漁業企業進行補助,這讓大連漁民有了出海作業的“底氣”。按規定,漁船燃油補貼額度是根據漁船作業功率、作業方式、作業時間和范圍制定出補貼標準,再乘以油價系數,補貼額度每千瓦最高可達1000元。
2006年至今,大連市共發放了漁業成品油價格補貼資金19.71億元,惠及我市近2.3萬艘捕撈機動漁船和養殖機動漁船。
手握燃油補貼,無疑為漁船海上作業收益“兜了底”。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廣大漁民群眾對這項政策普遍歡迎。該政策實施6年來,在降低漁民生產生活負擔、推動落實漁船管理制度、增強漁民依法生產意識、提高漁業安全生產水平、保持漁區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是有效降低漁業生產成本,維護漁民利益。實施漁業油價補貼后,漁船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漁民在休漁結束時有足夠生產資金,穩定了漁區民心,維護了漁民利益;二是加強了漁船管理,促進了漁業安全生產。油價補貼政策的實施,強化了漁民守法意識,促進了漁業船舶規范化管理,使漁船管理由過去強制年審、登記、檢驗,轉變為漁民主動要求納入管理,漁船登記率和受檢率大幅提高。同時,漁業安全生產工作也得到加強,很多漁民利用補貼資金維修漁船,購置安全設備;三是有效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部明確提出使用電脈沖等國家禁用漁具漁法作業的漁船不能列入補貼資金發放范圍,對電、炸、毒魚等違法違規行為給予有效打擊,保護了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四是提高了政府在廣大漁民群眾中的威信。據悉,我市2012年度燃油補貼申報工作已完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