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天是食品安全宣傳周農委專場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水產品質量安全與加工實驗室主任蔡友瓊研究員昨天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上海將從今年起推行水產品質量安全準入制度,重點針對的是大宗淡水水產品和上海市銷量較大的水產品。
從上月開始,上海正在對入滬的小龍蝦開展專項監測。
蔡友瓊告訴記者,上海實行水產品產地準出制度之后,漁民的市場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大大提高。目前包括質量安全普查、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等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格局已經基本形成。“突出問題得到有效遏制。”蔡友瓊說。
■關鍵詞:小龍蝦
蔡友瓊等專家研究后發現,小龍蝦中重金屬的含量并不比一般水產品高,特別是蝦肉中均未發現重金屬超標現象。
上海對小龍蝦的監管較為嚴格,上月本市已經開展了今年首次專項監測,共檢測了10個批次產品,每個批次主要是對一個產地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的內容包括重金屬、藥物殘留和洗蝦粉等,檢測結果全部合格。6月底,本市將布置第三季度的抽檢安排,抽檢每個季度至少一次是雷打不動的。
■關鍵詞:大閘蟹
馬上就要進入大閘蟹季,“巨大的市場使得大閘蟹進入養殖的快速增長期,大量養殖后,大閘蟹中的抗生素等藥物殘留一度成為市民關注的重點。”蔡友瓊告訴記者,2005年前后,在售往臺灣的大閘蟹中檢出藥物殘留,引起各方關注。但近年來情況已經明顯改變。這兩年蔡友瓊和研究人員在每年大閘蟹銷售的高峰期,都要對大閘蟹進行抽查,抽查結果均未發現集中檢出藥物殘留現象。上海市場中大閘蟹的藥物殘留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
■關鍵詞:淡水魚
上海淡水魚抽檢的合格率在全國名列前茅。河鯽魚、鳊魚等大宗淡水魚類占淡水養殖產品的近70%。根據蔡友瓊及其研究人員調查研究,大宗淡水魚的合格率是所有水產品中合格率最高的。近年來國內未發現大宗淡水魚產品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上海5年前實行水產品準出制度,目前已經有150家標準養殖場實行這項制度。“行業協會每年都要對標準場檔案記錄情況、抽查情況等進行檢查,檢查合格發放準出證。”蔡友瓊介紹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