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化工污染調查
沉默的杭州灣:魚兒絕跡船兒上岸
緊鄰上海和浙江的杭州灣,不但是知名度很高的一片海域,而且也曾經是我國東海漁業資源的重要基地。但是現在,隨著杭州灣沿岸的工業大開發,有200多家化工企業云集在杭州灣周邊,杭州灣正在成為一個巨大的排污地。環保部《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杭州灣水質極差。在這片海域劣四類水質比例接近100%,也就是水質最差的一種,這在沿海9個重要海灣中排在末位。那么,杭州灣正在承受哪些污染?這里還有魚可打嗎?日前,記者在這個曾經美麗的港灣進行了調查。
在杭州灣的北岸,是上海的奉賢和金山兩區。以前這里海岸線上,遍布著魚塘和蟹塘,到處是出海打漁的碼頭。但現在這里已經變成了上海最大的石化產業園區。在上海奉賢區的一個漁業碼頭時,早晨6點就出海的漁民們剛剛歸來。整整一上午,他們只打了幾百斤小魚。
上海奉賢區漁民:就抓了幾條魚呀,幾條魚收十塊錢啊,怎么辦啊
記者:今天幾點鐘出去打魚的?
漁民:五點鐘出去的啊
記者:到現在5個多小時?
漁民:到現在也只抓到幾條小魚
記者:這一條船能賺多少錢呢
漁民:賺不到什么錢啊,去掉兩百塊柴油錢,沒有錢賺四百塊錢還有柴油
這位漁民說,現在的打漁收入,只是原先的三分之一不到。近海的魚越來越少,像他們這樣堅持打魚的人,也日漸稀少。
上海奉賢區漁民:以前漁村好多的,現在抓不到魚,漁民也不高興(做)了。
記者:賺不到錢?
漁民:這個魚,他們兩家能賺個什么錢啊他們兩家的呀
記者:兩家人打這么多魚?
漁民:兩家人打的這個魚啊
記者:這個大概能賣多少錢啊?
漁民:4毛一斤賺什么錢
據漁民們說,以前杭州灣北岸漁民每天每條船有上千斤的收獲都不成問題。而且以前出海可以打到饅頭魚、殼子魚、刀魚、白蝦等上海人熟悉的多種海魚,現在卻只剩下了一些小魚。
上海奉賢區漁民稱,這全部都是(做魚粉)喂魚的,不是給人吃的,人不會吃的。原來這個邊上,青蛤什么的魚多的很,現在青蛤都沒有了,少得很了。
上海奉賢區漁民漁民:好幾年以前,垃圾都沒有,魚很多的,都是饅頭魚啊,白蝦啊,好多的。魚越來越少,很辛苦的。不想抓了,(原來)那(魚)多得多啦,多的多,不得了。以前我們杭州灣,鯧魚很多很多的,這幾年我吃都吃不到了。
你們漁民都吃不到,還有上海人講的這個饅頭魚,小金魚,現在也越來越少。
研究杭州灣水域環境的專家也表示,杭州灣傳統的鰻魚苗、基圍蝦和大閘蟹等聞名全國的特色水產品,現在都已不復存在。
華東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陳振樓稱,刀魚,野生蟹苗資源,野生鰻魚資源,基本上都沒有了,這個就是排污造成的。與此相對應的,整個舟山漁場的捕魚量也是大幅下降。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