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西賀州市政府通報,賀江污染早在7月1日就已見端倪,賀江部分河段網箱養魚出現少量死魚現象,但賀州市環保局對水質進行檢測,未發現水質異常;5日,賀江合面獅水段死魚現象加重,當地向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報告。6日,廣西環保廳帶著專家檢出鎘、鉈濃度超標。為何看見死魚才知道江水受污染?
環保部專家許振成說,采礦企業堆放的礦產的地方比較隱蔽,有些還堆放在山洞里,受雨水沖刷,污染物是一團一團地下來,當初排出來的水有時候超標,有時候又不超標,這給環保部門判斷造成了困難。
在這次事件中,廣東影響最大的南豐水廠江段也出現了死魚的情況。對此,廣東省環保廳環境監察局局長周全介紹,環保部門常規監測的是水源地水質,水廠的水質由其自行監測。南豐水廠是一家小型水廠,日出水量3000平方米左右,水廠采取的監測方法之一就是生物監測,“即把水引入水廠的魚池里,把魚類的反應作為水質優劣的一項指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