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浙江省寧波市已于日前正式啟動了針對魚類網箱養殖的黃色應急服務體系,并規定縣級病害測報員除了通過短信平臺提前發送寄生蟲病的預防措施外,還要定時到現場觀察水產品的養殖情況,如遇到重大疾病,及時向上級通報,并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據介紹,進入5月份后,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養殖海區的水溫也將逐漸上升至20℃-25℃,這段時間也是寄生蟲類病害發病高峰期,其中指環蟲等吸蟲類寄生蟲對鱸魚養殖影響最為嚴重,如果不加以預防,就會引發細菌性感染的暴發性疾病。為此,根據以往的病害測報工作數據,結合本市養殖品種的生長特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本著“預報為主,測報為輔;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快捷方便,服務漁民”的原測,于本月初啟動了針對魚類網箱養殖的黃色應急服務體系。
自黃色應急服務體系啟動以來,全市各縣(市)區病害測報員至今已發送了5萬余條有關病害預防或病害防治關鍵技術信息,并每周2至3次赴重點網箱養殖區域定期為漁民進行實地養殖指導。同時,市級病害測報機構也先后4次組織省內病害專家組成科技服務小分隊,在象山、寧海、奉化等海區針對不同階段的鱸魚病害防治進行現場科技指導。
對此,象山新橋鎮養殖戶何國興感慨地說:“以前只知道盲目用藥,結果越用越嚴重;現在只要一個電話,或者按照短信平臺信息內容操作,鱸魚基本不會出事情。”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