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天,浙江象山新橋鎮的水產養殖大戶潘仁照,以每公斤46元的價格又出售了1000公斤剛起捕的南美白對蝦。老潘開心地說:“從5月28日開始,平均每天都要售出對蝦1000公斤,至今已賣了40多萬元。”
潘仁照采用的是對蝦大棚高產養殖技術,這不但使平均畝產比普通池塘養殖高出了一倍以上,而且上市時間也提前了40余天。由于這一養殖模式避免了以前普通池塘利用率低、環境突變影響大、集中上市價格低的弊病,本市至今已推廣應用1000余畝。
湊巧的是,今年東海漁區的桁桿拖蝦作業漁船從6月1日起進入伏季休漁,時間比往年提前了15天,因此大棚養殖南美白對蝦的提前上市,不僅讓養殖戶們嘗到了甜頭,也及時填補了甬城市民餐桌上的蝦類空缺。
與大棚養殖蝦相比,池塘養殖蝦仍是我市的主力。去年底本市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面積已超過16萬畝,年產量達到3.8萬噸,雖然因土地資源緊缺等原因,今年的養殖面積沒有進一步擴大,但預計產量還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穩步上升。
漁業部門的有關調查顯示,本市各地養殖的南美白對蝦至今尚未出現明顯的蝦病暴發現象。目前,大部分池塘中的對蝦規格已達到了10厘米以上,生長情況普遍好于往年,預計從本月底起將陸續起捕。屆時,隨著池塘養殖南美白對蝦的大量入市,其價格也將明顯回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