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師黃文清(左)在觀察沙蠶的生長情況 六、七月份以來,位于硇洲島的湛江市長源實業有限公司水產養殖場內,每天都有數十名采挖工從水泥池的淤泥沙中取出一條條紅色小蟲——沙蠶,而這數以萬計的沙蠶被客商收走空運出口到日本等地,實現出口創匯。 該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黃文清介紹說:“別小看這些小小的沙蠶,全年為企業和周邊漁民帶來近2000萬元的收益,小小沙蠶變黃金。” ![]() 生長在水泥池中的幼蟲 據了解,沙蠶俗稱海蟲,又叫海蜈蚣、海螞蝗,是一種經濟海產動物,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為經濟魚類和蝦類的餌料。我國是沙蠶生產大國,但由于野生資源迅速減少,沙蠶市場價格飆升,國內最高價180元/公斤,國際市場最高價達40美元/公斤,而養殖一公斤商品蠶約需成本25元,利潤高達70元以上,效益可觀。 ![]() 經3個多月的培育,沙蠶已長達20多公分 由于遭受病害重創,經濟效益低,曾以鮑魚為主的湛江市長源實業有限公司尋求新的養殖品種。從2011年開始率先省內發展沙蠶養殖,進行“雙齒圍沙蠶規模化人工育苗及工廠化養殖”研究并獲成功。該項目解決了沙蠶繁殖依賴于自然種群,苗種培育不穩定等難題,不僅逐步解決省內和我市的需求,而且對帶動出口創匯、推動全省發展沙蠶養殖業,起著龍頭作用。 ![]() 小小沙蠶變黃金。該項目投資少,成功率高,效益顯著,迅速帶動了養殖戶的發展,目前全市沙蠶養殖總面積已達23萬平方米目前已帶動。圖為技術人員在定時喂養沙蠶 黃文清表示,該項目養殖設備和技術要求簡單,投資少,成功率高,效益顯著。為了給沿海漁民帶來更多的收益,該公司大力普及和推廣沙蠶工廠化養殖技術的運用,直接或間接帶動了養殖戶的迅速發展,目前全市沙蠶養殖總面積已達23萬平方米,對調節水產養殖品種和產業結構,增加漁民轉產轉業,促進海洋經濟的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