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說起鰻魚,國內的消費者并不陌生,因為它大多與日本料理聯系在一起。事實上,產自中國的鰻魚主要就是出口日本市場,但或許少有人知道的是,臺山斗山鎮的鰻魚在中國鰻魚產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鰻魚也逐漸成為斗山鎮的一項特色產業。
不僅如此,多年以來,斗山鎮每年還為廣東省其他地區的鰻魚出口提供了大部分的原料鰻,2011年,臺山鰻魚更是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這在全國鰻魚行業里是獨一無二的。斗山鎮的鰻魚,正在逐漸成為該鎮的又一張名片。
斗山鎮養殖條件得天獨厚
鰻魚,是在海水中繁殖、淡水中生長的魚類。因為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素有“水中人參”之稱,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鰻魚身體細長,前部呈圓筒狀,后部側扁,眼小,吻突,體表富粘液。在日本市場,來自臺山斗山鎮的鰻魚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且日本也是鰻魚消費量很大的國家。
直到如今,鰻魚仍然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魚類之一,首先它只在深海中產卵繁殖,但卻在淡水環境中成長,屬純天然野生資源,鰻苗至今還無法實現人工繁育,只能靠人工捕撈。而且鰻魚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這主要是因為鰻魚有很特別的生活史,很難在人為環境下來模擬。
鰻魚在淡水的河川里長大為成鰻,到了夏天就開始降海洄游,也就是由河川游到海洋去產卵,和鱒魚、鮭魚由海洋中游回河川去產卵的溯河洄游正好相反。臺山斗山鎮的一些淡水河流因為靠近大海,所以在幾十年前還可以捕捉到鰻魚,不過現在已經很難捉到,數量越來越稀少。
現在斗山鎮的鰻魚,已經形成了工業化的養殖產業,而且很大部分的鰻魚苗是從長江流域運過來的,但因為產業鏈成熟,所以產自斗山鎮的鰻魚一直在市場上享有聲譽。
“斗山鎮的鰻魚養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浙江、順德、中山等地工業污染日益嚴重,水質逐漸惡化,已不適合養殖鰻魚,而臺山具有良好的鰻魚養殖環境,土地資源豐富,工業污染少,水源充足,氣溫在12~33攝氏度之間,十分適合鰻魚生長。土地、水質、氣溫三大優勢,將會吸引更多的鰻魚廠家落戶斗山鎮。”位于斗山鎮的鰻魚生產商綠盛公司負責人鮑建國曾說。
引導外來養殖加工企業直接從臺山出口
今年以來,臺山市鰻魚苗的價格由去年的45元/條下滑至今年的28元/條,下降較為明顯。加上鰻魚國際價格有所上漲,平均每噸出口價格達26萬元,不少養殖戶都紛紛賣出去年的存貨。
價格下降,但養殖鰻魚的飼料、藥費、地租、人工等其它成本每年也按近7%的漲幅上漲。除了鰻魚苗緊缺所帶來的壓力,在鰻魚養殖技術上也碰上了困難。因為細菌變種,鰻魚發病率持續升高,從而再次抬升了鰻魚養殖的成本。
臺山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即便斗山的鰻魚養殖已趨向較好的發展態勢,但仍不見養殖戶有增加規模的趨勢,斗山今年鰻魚的養殖規模與產量和去年相比并未有明顯的變化。
據了解,臺山的鰻魚養殖業從2003年開始大規模興起,2006年,該市建成全國最大的鰻魚生產基地,也就是那時,臺山的鰻魚養殖加工行業一躍成為全國第一。
然而,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近年來該市的鰻魚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曾連續多年出口量下滑。2010年,臺山的活鰻出口量為6468.5噸,2011年的數據則為4315.4噸,減少了三分之一。
臺山市外經貿局副局長陳攀表示,斗山現有的鰻魚養殖企業,絕大多數是這些年來從順德、中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轉移來的,其原有配套的加工產業及產品出口渠道仍保留在原地。目前,該局正在進行有關工作,考慮進一步引導鰻魚養殖和加工企業將鰻魚產品留在臺山市出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