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8月19日上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對南海水產研究所吳燕燕研究員主持的院級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生物法加工與高值化開發利用研究”進行了驗收。驗收組由華南理工大學、南海海洋研究所、黃海水產研究所、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組成。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科發展處副處長勞海華,南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來好、科研處處長邱麗華等參加了驗收會。
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及子課題負責人的匯報,審閱了有關技術資料,了解了項目運行及經費使用情況,經質詢后認為,該項目按計劃完成了合同規定的各項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生物法加工與高值化開發利用研究”項目研究闡明了腌干魚類制品特殊風味成分和風味產生機理,創新性揭示了腌干魚類制品亞硝基化合物的產生與變化規律,獲得1株穩定性能提升5.6℃的突變酶,確定了從羅非魚眼中提取透明質酸和利用多菌種發酵扇貝下腳料發酵制取蛋白飼料的最佳工藝條件。項目研究的生物法對水產品進行高值化加工技術,為傳統腌制水產品的技術革新、海洋酶工程技術的應用、羅非魚加工下腳料開發、混合發酵制備飼料蛋白開發及更有效的工業應用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