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白龍高位池位于沿海山坡上,有近百米海拔。蘇若晶/攝
在對蝦病害橫行、整個對蝦行業哀鴻遍野之際,廣西防城港港口區江山鎮白龍村對蝦養殖卻一枝獨秀,近幾年頻頻傳出捷報,今年早造蝦養成率高達90%以上,去年早造蝦也高達8-9成。然而,今年晚造蝦卻難以獨善其身,由于蝦病暴發嚴重,業內人士估計當地晚造蝦成功率不到三成,去年的晚造蝦成功率也不足4成。從去年開始,晚造蝦難養成了當地養殖戶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養戶加大晚造蝦投苗密度
據了解,白龍村的對蝦養殖面積4000-4500畝。其中,高位池約3000畝,土池1000多畝。由于當地工業不發達,周邊海域水源環境好,海水、淡水兼備,加上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成熟,所以近年來當地對蝦養成率頗高。當地養殖模式以“低密度養大蝦”為主,高位池的投苗密度10-15萬尾/畝,土池則為3.5萬尾/畝左右,均是投一代苗。一般情況下,當地每年養兩造蝦,早造蝦和晚造蝦的投苗時間分別在每年的4-5月和7-8月,養殖周期80-90天,出蝦規格在20-30支/斤。
“95%以上的早造蝦養戶都賺錢,但晚造蝦估計只有不到3成的成功率,這是第二年晚造蝦養得不好了。”自己也養蝦的白龍村村支書鄧禮興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當地養蝦一直成功率都很高,但是從去年開始晚蝦開始“難養”,今年比去年更差,估計養成率只有兩三成,很多養殖戶的晚造蝦養一個月左右就開始出問題。據了解,當地晚造蝦一般容易出現早期死亡綜合癥(俗稱EMS)、偷死、空腸空胃和白便等病害。
“按照養殖進程,對蝦養成要闖過三關——第一關是EMS,第二關是偷死,第三關則是白便;但是很多蝦塘都熬不過第一關。”9月7日,白龍村飼料經銷商黃忠瑞表示,往年很少出現這么多病害,但是這兩年的晚造蝦開始集體暴發EMS、偷死、空腸空胃、白便等等病害。
“早造蝦蝦很少病害,但是晚造蝦EMS暴發很嚴重。有些養戶晚造蝦已經投苗兩三次了,蝦塘還是不斷出現問題。”湛江海大防城港片區銷售主任黃川偉介紹,今年當地很多養戶早造蝦的蝦苗成活率達80%以上,養戶投苗一次便可;但是晚造蝦的蝦苗成活率很低,不少養戶要排塘重新投苗。
養成率不高,直接表現為種苗的成活率低,導致很多養戶晚造蝦紛紛增加投苗密度,寄望能夠提高蝦苗的成活量。“高位池早造蝦投苗密度一般在10萬尾/畝,現在很多養戶將晚造蝦投苗密度增加至15萬尾/畝。”防城港江山鎮一蝦苗場老板介紹,由于早造蝦養得好,大部分人賺錢不少,尤其是高位池養戶,所以很多養戶底氣很足。
“雨水多+蝦苗差”是主因?
白龍村早晚兩造蝦成功率相差如此之大令人驚訝。原因是什么?
“我懷疑苗場只進口一批親蝦,因為同一批親蝦孵化兩次,導致晚造蝦苗質量大大降低。”在當地養戶鄧禮新看來,蝦苗質量差是主要原因。對此,在當地做一代蝦苗標粗的東方六和水產老板何勇表示,養殖失敗不能全部責怪蝦苗,因為今年天氣不穩定、雨水多,加上管理不到位等都可能導致養殖失敗。不過,他也承認今年種苗生產比往年難度大。“因為雨水多,蝦苗孵化和標粗都會出現一定的困難。”
晚造蝦養成率下跌如此厲害,蝦苗不會是全部原因,但同樣難辭其咎。“首先,天氣差是主要原因,今年七八月份幾乎都是雨天;其次,由于早造蝦養殖成功,透支了蝦塘一定的資源,同時積壓一定的病害,晚造蝦自然比早造蝦難養;最后,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親蝦和蝦苗的質量不能忽略。”黃川偉認為,養蝦難已經成為世界難題,尤其是EMS的暴發令整個行業束手無策,白龍難免不受牽連。
利洋水產藥店港口區光坡店店長楊國宏也贊成黃川偉的觀點,“天氣不好、病害堆積、蝦苗退化等都是晚造蝦養成率低的原因。”他強調,早造蝦的成功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為蝦塘的準備時間比較充分,從上一年收蝦到第二年放苗期間有將近半年的休整期,而晚造蝦的準備時間只有一個月左右。所以,相比晚造蝦,早造蝦各方面的資源都準備得比較好。
“白龍地勢高且蝦塘相互隔離,排水系統也很好,此外白龍附近海域的海水鹽度比較高,所以我認為雨水多對當地養蝦的影響不大。”鄧禮興不買業內人士的帳,他也認為晚造蝦養成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蝦苗質量差。“上半年這里的雨水也很多,但成功率卻那么高。怎么解釋?”
對此,新榮騰廣西防城港區域經理林偉彬則認為,鹽度對養蝦很重要,因為鹽度涉及蝦塘水體的總堿度和總硬度等因素,而對蝦蛻殼需要一定的總堿度和總硬度。“一般情況,白龍周邊海域上半年的鹽度相對較高,達到16-17度;而下半年海水的鹽度降至8-9度。”他告訴記者,由于一代苗吃料比較“猛”,長速快,蛻殼頻率高,所以鹽度降低會影響對蝦蛻殼。此外,當地下半年的降雨量比上半年增加至少一半,雨水多會導致蝦塘水體pH不穩定、容易倒藻、有害菌大量繁殖等等。“因為有害菌都是厭氧型生物,尤其是弧菌,所以雨水多會導致蝦塘容易暴發EMS。”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