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產品安全論壇日前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舉行。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lián)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納紹平在論壇發(fā)言中表示,當前包括水產品在內的整個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上存在四大誤區(qū)。
批發(fā)市場是整個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發(fā)揮著核心作用,但是當前社會在推動對批發(fā)市場上包括水產品在內的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時有些偏差。首先,是追溯對象上的誤區(qū)。納紹平表示,現在人們更多關注的是追物而不是追人,即在追溯的時候多關注的是產品本身質量怎么樣,而沒有更多地關注這個產品的所有者是誰,并且對所追溯產品的數量、完整性以及衛(wèi)生等方面的信息不夠重視。
第二個就是追溯目的上的誤區(qū)。納紹平表示,現在追溯體系更多的是在于發(fā)現食品安全的問題而不是搞清楚產品的來源和去向,包括流通過程中這些產品的所有者!鞍奄|量安全作為最直接或者惟一目的,這樣以來就可能出現一些偏差或者其他操作上的問題。”納紹平解釋說。
第三個是追溯方法上的誤區(qū)。納紹平表示,許多人在追溯體系的建設上總是在追求更多的新技術、先進技術,但目前從追溯角度來說技術不是問題!靶录夹g天天都有,而且從追溯角度來說我認為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只要能搞清楚這個產品的所有者是誰、它的上家和它的下家是誰,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就能把它折騰到底。”但從管理部門角度考慮,建一個系統(tǒng)平臺盡可能要包含更多的信息,它的價格,它的量,它的質量各方面的信息。如果從追溯角度來說,可能這個線條越簡單,工作越容易推動。
第四個是追溯角度上的誤區(qū)。納紹平表示,目前追溯系統(tǒng)的建立,更多的是從政府監(jiān)管角度或者從政府獲取信息的角度來出發(fā)建立的一些國家平臺、省一級的平臺、市一級的平臺,比較少的去考慮真正流通主體,包括市場以及市場里邊廣大的經銷商戶們的利益訴求。在追溯工作當中,簡便性、易用性可能比較弱的考慮。但是從食品安全法的角度來說,批發(fā)市場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他們很愿意來通過政府引導的系統(tǒng)平臺來推動質量安全。
針對當前水產品追溯體系存在的誤區(qū),納紹平認為,在未來水產品流通環(huán)節(jié),要對整個水產品流通體系做出明確的規(guī)劃,包括銷售渠道、與周邊市場的合作等問題,多開展試點工程以及加強品牌建設,要注重追溯工作中的簡便性、易用性和它的易接受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