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趁泥鰍在進入越冬期前,挑選出健壯的泥鰍做繁育的種鰍……”昨(28)日,在游仙區魏城鎮圣水村淺水灘養殖基地,總經理樊光成正和技術員在種鰍池打撈選育種鰍,他說:“這個養殖基地目前占地100畝,由70畝泥鰍養殖池、20畝鰍苗池、10畝種鰍池組成。去年12月,每畝池塘里投放了10萬尾泥鰍苗,今年9月泥鰍長成了,我們一網下去,能撈300多斤泥鰍。”
泥鰍被譽為“水中人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大眾食品,在醫藥上也具有較高價值,市場前景看好。2012年,致力于泥鰍養殖的樊光成來綿考察,看上了魏柳河邊水資源豐富的圣水村,決定在這里興辦泥鰍養殖基地。去年9月,樊光成投資220萬元,在圣水村一社通過土地流轉承包100畝水田養殖泥鰍,并專門從西昌聘請了水產養殖專家指導養殖。在養殖過程中,樊光成根據泥鰍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摸索出從產卵、孵化、培育到消毒的一整套泥鰍養殖技巧。“我們的泥鰍在成都、重慶等地區大受歡迎,一直都供不應求,簡直就是致富‘軟黃金’。”樊光成說。
“他們基地養泥鰍賺了錢,這是我們親眼看到的。”養殖大戶羅兵對養殖前景充滿期待,他掰著指頭算起細賬:“今年7月修建的5畝養鰍池,放養了從基地買的50萬尾泥鰍苗,現在已長到8-10公分的成苗,留到明年3月作繁育種苗,到9月成品鰍上市,預計產量1萬斤,他們基地包收購,可以賣20余萬元。”羅兵告訴記者,養泥鰍投資少、周期短、回報高,是條不錯的致富門路。常年在基地打工的二社村民王禾明說:“我承包給基地2畝水田,年租金1600元,每月在基地打工還能收入1500元,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
“魏城鎮圣水村水資源豐富,地理區位條件優越,為發展生態泥鰍養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的水質、氣候、地理條件都很適合養殖泥鰍,目前,在全市大規模養殖泥鰍的專業合作社還沒有第二家。”魏城鎮鎮長潘自勇介紹,通過基地+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養殖模式,在淺水灘養殖基地和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圣水村明年預計發展養殖大戶20戶,養殖規模達1000萬尾,產值達400余萬元,打造目前川西北地區最大的泥鰍養殖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