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日前從上海水產大學獲悉,該校李家樂教授課題組培育的“康樂蚌”通過了農業部的新品種認定,這種蚌是雜交品種,育出大規格珍珠的比例比三角帆蚌高30%。目前,這些大個頭的優質珍珠已進入上海市場。
據上海高校水產養殖學E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水產大學教授李家樂介紹,目前,天然珍珠的數量極少,全世界做珠寶首飾的珍珠幾乎都是人工養殖的。而我國的年均珍珠產量占全球總量的95%以上。在我國的珍珠中,98%以上是淡水珍珠。因此,淡水蚌的優劣是珍珠品質的關鍵所在。
在市科委、市教委的項目資助下,水產大學與浙江省一企業合作培育新的淡水蚌品種。水大的專家從日本引進了池蝶蚌,將它作為母本,把鄱陽湖的三角帆蚌選作父本,雜交而獲得了子一代。
經過6年的研究,他們終于完成了這一“雜交工程”。與雜交水稻一樣,雜交蚌育出的珍珠具有很多優勢,它們大多
個頭大,體形圓,品質好。“在對比實驗中,我們發現康樂蚌育出直徑在8厘米以上的大規格珍珠的比例,比三角帆蚌高三成以上。”李教授說。如今,康樂蚌育出的珍珠已進入上海市場。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