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連續的霧霾天氣,溫室甲魚養殖區域的空氣污染雪上加霜,尤其是余杭臨平地區和海寧許村鎮的溫室甲魚養殖業,更是備遭關注。繼海寧市決定關停許村鎮一帶的溫室甲魚養殖大棚后,余杭區日前決定,關閉臨平城區內的所有溫室甲魚養殖大棚。
余杭一直是我省的水產養殖大區,目前統計在冊的溫室甲魚養殖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臨平城區附近。溫室甲魚養殖要求水溫常年保持在30℃左右,所以一到冬天就需要加溫,加上不少甲魚品種就要求在這個時候養殖,因而冬天往往是這一帶空氣質量最差的時候。
“每年溫室甲魚大棚燒木屑的煙熏得大家不愿出門,今年甲魚塘的煙塵比前幾年少了一些,但是這幾天霧霾一來,又感覺不行了。晚上開車都得非常小心,因為煙塵太多能見度就很低了!庇嗪紖^五文線附近的居民對溫室甲魚帶來的污染感觸最深,回想起前兩天的霧霾天氣,當地居民一個勁地叫苦。
五文線是余杭區臨平城區東部的一條主干道,這條路東側還有不少村莊。就在這樣一個緊鄰城區的地方,卻隨處可以看到低矮的甲魚養殖大棚,有些大棚的煙囪還在冒著煙。養殖大棚的邊上就是當地村民的農居房,有些地方甚至是農居房和養殖大棚交錯間隔,混雜共存。
除了煙塵,溫室甲魚養殖的廢水直排問題也備受詬病。臨平地區的溫室甲魚養殖過程中,廢水直排后就“出境”進入海寧轄區,加上海寧許村鎮本地的廢水,導致下游(往海寧方向)的河道污染嚴重。尤其是夏天,氣溫一高臭味就更重了。
之前,余杭區也想了很多辦法,希望溫室甲魚養殖帶來的污染能夠有所緩解。
今年10月起,余杭區開始對燃燒加溫導致的大氣污染進行治理,主要的辦法就是改變過去燃燒的用料。以前用木屑、廢布料、建筑廢材等燃燒產生的煙塵非常多,余杭區準備投入2000萬元對養殖戶的設備改造給予補助,鼓勵養殖戶用污染小的生物燃料。雖然一臺4600元左右的設備政府補貼高達4000元左右,但仍有不少養殖戶處于觀望狀態。到目前為止,余杭區已經完成設備改造的養殖戶只有15%左右。
余杭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當初推出設備改造的計劃,主要是考慮治理大氣污染,新的關停方案一并解決了廢水直排污染水體的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