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涵養漁業資源,每年水產部門技術人員在不同季節里進行人工培育、孵化大馬哈魚、鱘鰉魚等名優特魚,實施增殖放流。今年
黑龍江佳木斯撫遠縣人工培育的200萬粒大馬哈魚受精卵已經進入破口期,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目前長勢良好。
在鮭魚放流站,水產工作人員正在孵化箱旁進行水溫檢測。一層層的孵化箱內排滿了一粒粒的大馬哈魚受精卵。今年孵化的200萬粒大馬哈魚受精卵已經在孵化箱內生活了有兩個月的時間了,現在已經安全進入人工孵化的最后一個階段,再過20多天即可破卵而出。
據了解,大馬哈魚卵孵化成魚苗后,將在科研人員精心打造的模擬自然水域孵化場里生長。等長到可以放流的規格后,放歸黑龍江、烏蘇里江,進一步涵養漁業資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