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北海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北部灣東海岸。良好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北海市的珍珠市場。記者最近對此進行了采訪。
歷史悠久
北海市生產珍珠的歷史有1800年之久,早在東漢時,其采珠業就十分紅火。著名的“合浦還珠”的歷史典故就發生在這里,至今仍能讓我們回味。合浦現轄于北海市。記者了解到,人們常說的合浦珍珠的原產地不復存在,其產珠地域已擴大到北海市的沿海岸線,而又以營盤鎮的珠場較為集中。
北海現在所產的珍珠,其品質已不是號稱“南珠皇后”的真正意義上的合浦珍珠了。古時的合浦珍珠為天然、野生,當時的珍珠業主要是采撈。而現在天然珍珠的生存環境遭到人為地破壞,一是灘涂開發,填海造地,天然珍珠得以生存的紅樹林面積急劇減少;二是漁業拖網將海岸線“挖地三尺”,貝殼沒有了,哪還有野生珍珠?
個體養殖戶主導著珍珠產業
北海市現在已經沒有國營珠場了,代之而起的是上百家的個體養殖戶。據了解,現在北海市每年的珍珠產量可高達5000公斤左右。海珠珍珠養殖場經理羅佳斌已經有7年的養珠史,目前在10畝水面養有30萬頭貝,預計可收獲21萬粒珍珠。他說,自己這個規模只能算是中下等水平,大規模的可以達到100多萬頭。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珍珠培育周期較長,從插貝、育貝到開貝取珠,一般需要4年。再加之有一定的存活率,利潤能達15%—20%。
北海珍珠國內銷售的主要渠道是旅游市場。北海是旅游城市,珍珠制品是他們的主打產品。北海市珍珠經營者表示,他們的市場上沒有假貨。他們說,海水珍珠造假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以淡水珠冒充海水珠;二是用貝殼粉合成;再有就是用塑料品假冒。羅佳斌告訴記者,北海珍珠的信譽是第一位的。今天造假,明天就會退貨,后天養殖場就要完蛋。我們不會拿自己的事業開玩笑。
政府的扶植政策
北海市近些年一直加大對珍珠產品的推介,雖然與煙花爆竹的發展速度相比,北海珍珠的生產顯得滯后,但其宣傳力度卻是很大,力求打造珍珠精品城市。走在北海市,隨處可見珍珠制品的巨幅廣告,集中銷售珍珠的市場就有六七處之多。北海市為了扶植珍珠養殖業的發展,還特別制定了非常優惠的漁業特產稅:每畝養殖水面每年交稅20元。當地一位養殖大戶說,他有120畝水面,每年交稅不到2500元。他告訴記者,北海市政府的這項政策深得人心,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珍珠養殖戶的積極性。
市場管理有待規范
羅佳斌特別告訴記者,北海珍珠的競爭對手主要來自日本。日本收購北海珍珠后,進行加工,變為自己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其中就包括中國。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珍珠市場的遺憾。我們現在進行的是原材料生產和原材料出口,沒有任何高附加值。記者不禁想到:難道珍珠的深加工、精加工那么難?難道開蚌取珠后直接賣掉就是回歸到了海水珍珠的“原汁原味”?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