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月26日,諾偉司水產研修班在南京農業大學翰苑賓館進行最后一天課程。諾偉司中國區水產技術服務總監陶青燕博士在《魚類采食量的影響因素與調控》的報告中提到,促進魚類采食的化學物質有L-AA、含有五價N元素的有機物(季銨鹽)、氧化三甲胺、甜菜堿、核苷或核苷酸等。但每種誘食劑對特定的魚都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對某種魚有效的物質可能對其它的魚不一定有效,還可能有抑制作用。生產中最為經濟有效的誘食劑一是來源于魚粉,二是來源于無脊椎動物的相關產物。影響魚采食量的因素有飼料的適口性、可消化性和魚類本身的消化能力等因素。根據目前我國魚粉、魚油在飼料配方中的使用情況,非肉食性魚類的采食量問題應該更多來源于非適口性的因素,需要詳盡的分析和務實的解決方案。

在小組討論環節,陶青燕博士談到在高脂肪飼料配方的情況下,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魚類抗應激能力差、肝膽疾病嚴重、出塘困難等極端情況。如何解讀這類極端情況相關聯的過程,并在配方中作出相應的控制非常重要,目前養殖戶遇到這種情況多采用停食的辦法來解決。大家討論后認為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日糧中能量(脂肪)高,且脂肪容易氧化,造成魚體脂類代謝強度過大,最后對肝臟造成損傷。同時這種情況下魚攝食量也會減少,導致微量元素攝入不足,魚體對某些營養的吸收利用率也下降,魚體免疫力下降。停食可以緩解脂肪代謝強度,給肝臟自我修復的時間,從而可以緩解病情。大家建議對高能日糧要提高微量元素添加量;選好脂肪原料,防止脂肪氧化;增加飼料中保肝護膽和清除體內自由基的添加劑;保護腸道健康和提高磷利用率等。

陶青燕博士授課
另外,蘇州大學葉元土教授和諾偉司全球水產技術服務總監Dagoberto Sanchez博士分別給大家做了《水產飼料原料的質量評價內容與方法》和《魚蝦氨基酸平衡技術》的報告。葉元土教授介紹了油脂的煙點檢測方法,所謂煙點就是指油脂在不通風的情況下加熱,觀察到發煙時的溫度,一般為240℃。煙點是表示油脂熱穩定性的一個參數,油脂氧化產生的脂肪酸碳鏈短、含游離脂肪酸越高,煙點越低,品質則較差。
在所有課程進行完畢之后,葉元土教授、Dagoberto Sanchez博士和陶青燕博士一起回答了學遠的現場提問,問題主要是大家在實際做配方中遇到的難題,各位授課老師一一給予了詳細解答。研修班結束后,諾偉司公司給每位學員贈送了禮品,并由三位老師給每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