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3年,我省持續推進省九次黨代會確定的中原經濟區建設,認真貫徹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漁業會議和全國現代漁業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 以“保供給、保安全”為基礎,以“漁民增收、漁業增效”為核心,繼續落實惠漁政策,重視科技創新,加強技術培訓和安全生產監管(養殖管理、用藥監督和漁船監管), 鞏固成型養殖技術和模式,開展資源養護和增殖放流,調整養殖品種結構, 發展名優和品牌漁產品,漁業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產品結構進一步調優,質量進一步提高。
一、綜合
水產品總產量(食用)1166538噸,比上年增加69058噸,增長6.3%;養殖面積274635公頃,增加21063公頃,增長8.3%。觀賞魚養殖面積673公頃,23877萬尾。
漁業經濟總產值(水產行業總產值)2235298萬元,增加126575萬元,增長6.0%(含價格因素,下同);漁業經濟增加值835364萬元,增加47330萬元,增長6.0%。
全省漁民人均純收入10373元,增加550元,增長5.6%(含物價因素);水產品人均生產量11.0公斤,增加0.6公斤。
二、產量和面積
水產品總產量中,養殖產量1100459噸,增加66503噸,增長6.4%;捕撈產量66079噸,增加2555噸,增長4.0%。總產量中,魚類1129048噸,蝦蟹類28162噸,貝類972噸,藻類255噸,其他8101噸。養殖產量中,鰱魚259936噸,鳙魚166186噸,鯉魚328628噸,鯽魚64749噸,草魚171115噸;蝦類15968噸,蟹類2687噸;甲魚7922噸。
主要養殖水面(池塘、水庫、湖泊、河溝)平均養殖單產3712公斤/公頃,減少93公斤。池塘養殖面積129294公頃,增加9622公頃;產量845798噸,增加45710噸;池塘單產6542公斤/公頃,減少144公斤。水庫養殖面積131122公頃,增加11538公頃;產量(不含網箱產量)139410噸,增加9000噸;單產1063公斤/公頃,減少28公斤。湖泊養殖面積3398公頃,產量11021噸,單產3243公斤/公頃,增加222公斤/公頃;河溝養殖面積10766公頃,產量23116噸,單產2147公斤/公頃,減少13公斤/公頃。主要名特優品種主養面積13964公頃,增加698公頃;其中養殖蝦類5262公頃,河蟹2736公頃,甲魚1584公頃,鮰魚1506公頃。
網箱養殖成品4824195平方米,產量77773噸;工廠化養殖162985立方米,產量2709噸;圍欄養殖74127730平方米,產量3371噸;稻田成品養殖面積459公頃,產量632噸。
新建魚池3395公頃;改造魚池16825公頃,增加1237公頃;培訓人員110764人次,增加8140人次。
觀賞魚養殖面積673公頃,238769458萬尾,重量5023噸,主要是鎮平縣金魚養殖。
三、苗種
生產魚苗697597萬尾,增加55454萬尾;其中人工孵化581050萬尾,增加33432萬尾。
培育魚種467329萬尾,增加11017萬尾;其中15CM以上魚種190735萬尾,減少21991萬尾。培育扣蟹1372萬只、84649公斤,幼蝦30235萬尾,稚鱉1312萬只。投放魚種462836萬尾,增加16101萬尾;其中15CM以上魚種163739萬尾,減少51438萬尾。
從省外購進魚苗275497萬尾,購進魚種100018萬尾。
四、養殖基地和產量大縣
百畝以上連片池塘養殖基地1363個(處),面積(含苗種池)28361公頃,成品產量328543噸,養殖單產12635公斤/公頃。池塘養殖基地面積占池塘面積的21.9%,產量占38.8%。
養殖水庫2105座,其中大型26座,中型102座,小一型483座,小二型1494座;養殖水面131122公頃,其中大型100040公頃,中型13971公頃,小一型9084公頃,小二型8027公頃;產量207792噸,其中大型112524噸,中型34471噸,小一型29989噸,小二型30808噸。在水庫養殖產量中網箱產量68382噸。
水產品總產量超5000噸的縣(區市)70個,增加4個;水產品總產量1004962噸,占全省總產量的86.2%;養殖面積235993公頃,占全省總養殖面積的85.9%。其中,總產量超3萬噸(含)的縣市5個,總產量占全省的19.5%,養殖面積占全省的17.2%;總產量1萬噸(含)至3萬噸的縣區市34個,總產量占全省的49.6%,養殖面積占全省的47.7%;總產量0.5萬噸(含)至1萬噸的縣區市31個,總產量占全省的17.1%,養殖面積占全省的21.1%。
五、鄉村漁業組織和從業人員
漁業鄉28個;漁業村612個,增加19個;漁戶144382戶,增加990戶;漁業人口579323人,增加5048人。
漁業從業人員468488人,增加3660人,其中專業從業人員218295人,增加5013人,兼業從業人員210452人,臨時從業人員39741人。在專業從業人員中,養殖專業從業人員161130人,增加3430人。在漁業從業人員中,女性人員94247人,占20.1%。
六、漁業災害
全年漁業災害直接損失59306萬元,其中產品損失59156萬元,設施損失150萬元。干旱40028公頃,損失產量46518噸,直接經濟損失52149萬元(下同);病害2623公頃,損失產量3490噸,經濟損失3481萬元;污染1159公頃,損失產量502噸,經濟損失609萬元。因洪澇沖毀魚池38公頃,經濟損失129萬元。
七、漁船
年末擁有機動漁船4510艘、16669噸位、69915千瓦,其中養殖漁船4426艘、16272噸位、66730千瓦,捕撈漁船1707艘、4239噸位、24787千瓦,漁政執法船84艘、397噸位、3185千瓦。非機動漁船6446艘、5618載重噸。
八、水產品加工
水產品加工企業73個,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1個;年加工能力55197噸。水產冷庫56座,凍結能力1031噸/日,冷藏能力10274噸/次。全年加工水產品22461噸,使用原產品51237噸。在水產品加工產量中,冷凍品5646噸,冷凍加工品15564噸,魚糜制品394噸,干腌制品479噸,藻類245噸。
九、漁用顆粒飼料
年產500噸以上漁用顆粒飼料生產廠(點)96個,年顆粒飼料生產能力1388877噸;其中生產企業85個,年生產能力1105965噸。全年生產顆粒飼料729346噸,其中魚種用顆粒飼料64677噸。
十、產值和增加值
在漁業經濟總產值中,涉漁第一產業(成品和苗種)產值1296584萬元,增加60819萬元,增長4.9%;涉漁第一產業(成品和苗種)增加值587312萬元,增加31834萬元,增長5.7%。涉漁第二產業產值241955萬元,增加11071萬元,增長4.8%;增加值63257萬元,增加2663萬元,增長4.4%;在涉漁第二產業中,水產品加工產值62410萬元,增加值26723萬元;漁用飼料產值172066萬元,增加值34598萬元。涉漁第三產業產值696759萬元,增加54685萬元,增長8.5%;增加值184796萬元,增加12832萬元,增長7.5%;在涉漁第三產業中,水產品流通產值617721萬元,增加值152728萬元;休閑漁業產值72176萬元,增加值30072萬元。
十一、漁民家庭收支
據農業部在我省選取的600個漁民家庭收支調查戶(分布在12個縣區)統計,家庭總人口2761人,家庭專業從業人員1139人。全年總收入9739.76萬元,全年家庭經營支出6303.80萬元,稅費支出25.44萬元,全年純收入3410.52萬元,其中漁業純收入1552.29萬元。在全年總收入中,家庭經營收入8766.31萬元,占90.0%;在家庭經營收入中,出售水產品收入7307.61萬元,占83.4%。漁業生產支出5687.50萬元,其中飼料及苗種費用4882.84萬元,占85.9%;雇工費用276.93萬元,占4.9%。生活支出1929.15萬元,占全年純收入的56.6%,食物支出716.89萬元占生活支出的37.2%。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