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從2011年4月1日起,珠江禁漁進入第四年。4月1日起至6月1日,貴港市黔江、潯江和郁江全長約320公里的水道上禁止所有捕撈作業。在禁漁期內,漁民是如何生活的呢?貴港市對漁民有何補貼?能否落實到位?近日,記者對此展開了采訪。
停止捕撈去打雜
居住在市區小江社區附近水岸的漁民老鄧今年80多歲,不打魚也有10年了,但是他的兒子們還在通過打漁維持生計。
老鄧有四個兒子,大的50多歲,小的有40多歲,除了二兒子有一條貨船、平時靠幫人拉貨為生外,其他三個兒子都是靠打魚為生。
老鄧的大兒子居住在連家船上,三兒子在街上租房住,四兒子則是居住在岳父家。由于文化水平都不高,除了去打魚,他們沒有其他工作。在禁漁期,他們都停止了捕撈,靠到貨船上打雜工來維持生活。
在離老鄧不遠的一條漁船上,鄰居鄧先生正在給小漁船刷油漆。鄧先生今年40多歲,打魚已經有近30年了,“我從小就跟父母去打魚,一直持續到現在。”鄧先生說。
“幾十年來,我從來沒有到岸上工作過,一直都是跟船、魚打交道。”鄧先生笑著說,除了捕魚,他不知道能做什么工作。
鄧先生說,現在禁漁了,不能出去打魚,只能吃老本,平時就省著用,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現在沒事只能修補漁船、整理漁具,為開禁后捕魚旺季做好準備。
“我們祖祖輩輩都在船上生活,船就是家,家就是船。”鄧先生說,收入低,沒辦法買商品房。他也曾考慮過去申請廉租房,但是了解到房子面積太小,沒辦法安置下老人和兩個孩子,所以取消了這個念頭,現在一家人擠在一條10米左右長的連家船上。
禁漁效果明顯 “經過早兩年的宣傳和執法,禁漁期內,漁民都能自己停止捕撈,將自己的漁船靠岸靠港。”市水產畜牧獸醫局漁政站站長梁道玩說。
梁道玩告訴記者,在禁漁期到來前,漁政站將禁漁政策通過發傳單、發布通告、掛出橫幅等形式告知漁民,工作人員還深入到漁民中,與漁民簽訂責任書。通過宣傳和執法相結合,做到每個漁民都能知曉政策,遵守法律法規。
“禁漁的效果比較明顯,沒有發現漁民違規行為,這幾年幾乎沒有受處罰者。”梁道玩說,剛開始實施珠江禁漁的一兩年,由于線路長、執法人員少,有不少漁民會違規作業,執法工作難度比較大。但是經過宣傳教育,以及法律法規的完善,漁民的自覺性逐漸提高,這兩年沒有發現違規作業的現象。
為了促進水產增殖,每年貴港市都會進行針對性的增殖放流。去年,貴港市增殖放流了100多萬尾魚苗,主要有四大家魚、刺眼魚、桂花魚等。
每戶可領500元補貼
自禁漁以來,貴港市通過發放禁漁期生活補助和漁業燃油補貼等措施,加大對專業漁民禁捕期的生活補助,讓漁民生活不受影響。
記者4月15日在小江社區附近的水岸等地看到,漁民都將漁船停泊靠岸,不少漁民抓緊修整漁船和整理漁具,為開禁后捕魚旺季做好準備。
“現在還沒有發放補貼,要到6、7月份才能領到手。”梁道玩說,目前,除桂平、平南外,貴港市登記在冊的漁民有200戶;今年貴港市繼續發放困難漁民臨時生活補助,在禁漁期間,每戶每月補助250元,兩個月能領到500元;禁漁期間無違規作業的漁民,在禁漁結束后可領取補貼。
目前,貴港市每年根據漁船的檔次發放燃油補貼,漁船分為5檔,最多的可獲得補貼上萬元,少的也有8千元左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