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網箱位于湛江特呈島附近海域,是中石油集團屬下項目。項目技術負責人姚夏兵說,這種“離岸升降式網箱”采用聚乙烯管材作為框架,網囊為高強度尼龍,抗風能力達12級,使用壽命可達10年。從現場可以看到,這一深水網箱水面部分已經成型,水下部分則還在安裝當中。
近20年來,以挪威為代表的大型深水網箱養殖技術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效益遠超傳統淺水網箱養殖,被認為是目前海水養魚最成功的典范。深水網箱制造技術一度被挪威壟斷,中石油集團于近年成功將其國產化,并在廣東湛江、深圳、珠海等地推廣。普通深水網箱周長為30-50米,周長160米的巨型深水網箱為該集團首次開發。根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掌握的資料,該網箱的規格目前為全球最大。
據介紹,巨型深水網箱占用海域面積相當于一組(四個)普通深水網箱,但其接近4000立方米的體積則相當于八組普通深水網箱,更相當于800個淺水網箱。普通網箱造價為28萬元一組,而巨型網箱造價為70萬元一個,單位成本僅相當于普通深水網箱的1/3。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人員古恒光說,巨型網箱的巨大空間更有利于魚類生長,通過引進吸魚泵和自動投餌機,還可大大提高養殖自動化程度。
中石油集團從2002年開始在湛江設立深水養殖基地,目前擁有各類深水網箱91個。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李珠江說,深水網箱養殖技術大大減輕了海水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并將養殖領域拓寬到深海,改變了傳統網箱必須在沿岸作業的局限。由于深水網箱養殖高投入、集約化的特點,必須由龍頭企業牽頭實行產業化經營,因此又能推動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從傳統網箱到深水網箱,標志著現代漁業的一個新突破。未來兩年,廣東通過政府扶持,依靠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預計將新增深水養殖網箱200-300組。
湛江水產業內人士回顧說,1996年15號強臺風襲擊湛江時,湛江的傳統網箱幾乎全軍覆沒,能抗12級臺風的深水網箱則成功防范了這一風險。隨著深水網箱逐步取代傳統淺水網箱,湛江海灣內的漁排將最終消失,海灣水質和海上景觀都將煥然一新。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