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湖泊曾經盛行養珍珠,如今珍珠已經全面禁養,造成的嚴重污染卻揮之難去。武漢作為‘百湖之市’要吸取教訓,不能再走老路。”這是記者連日來走訪政府部門管理者、環境專家時聽到的共同聲音。
“當時,誰也沒想到,潔白的珍珠也會有污染。”市農業局水
產處負責人介紹,2004年左右,湖泊養殖珍珠悄然在我市展開。由于是常規水產養殖項目,管理部門并沒有對其給予“特別關注”,更沒有發現其可能帶來的環境惡果。
去年底,“東湖可以產珍珠了”的新聞使江城人重新“審視”珍珠。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年豐看到新聞后憂心如焚地找到環保部門。她曾經看見過江浙養珠人將大量有機肥傾倒入湖,促使珍珠高產。“這些有機肥毫無疑問將惡化湖水”。
調查發現,養殖珍珠確實給東湖水質帶來影響。
在各方關注下,東湖的珍珠終于被拆除了,但更多的珍珠被搬遷到蔡甸、江夏等遠城區湖泊。這里的湖泊水更清,承包價格更低。同時,這些湖泊的抗污染力也更弱,保護設施更差,一旦受到污染就會急速惡化。
有關部門對蔡甸區3000余畝養殖珍珠的湖水進行監測,結果發現10個養殖珍珠的點位水質都明顯下降,多數降至劣5類水體。
看到6月30日本報報道《遠城區眾多湖泊面臨“滅頂之災”》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肖常谷感嘆道:“令人痛心!這些湖泊都是武漢的‘明珠’,我們絕不能再走南湖、東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市委有關部門隨即對全市珍珠養殖情況展開調研,了解各遠城區養殖珍珠對湖泊水體造成的危害,尋求解決之策。
市農業、環保部門也著手起草珍珠養殖法規。
“限制湖泊珍珠養殖迫在眉睫。”市農業局水產處負責人介紹,法規正在草擬之中,出臺的背景有三:江浙等地養殖珍珠污染湖泊的教訓;我市《湖泊保護條例》的規定,要求消除沿湖的農業污染,包括豬牛養殖和網箱養魚,養殖珍珠投放飼料顯然是一種污染行為;遠城區一些湖泊是我市的備用飲用水水源,一旦發生污染將威脅市民飲水安全,本屆人大3號議案就是事關湖泊環境的,一直受到各方廣泛關注。
據了解,醞釀中的法規有望從源頭上徹底堵住污染,即全市所有湖泊全面禁止養殖珍珠,現在正在養殖的湖泊珍珠則將逐步被拆除。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稱,沌口三角湖的珍珠已經被拆除了一部分,剩下的一定要在年底前拆完。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