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兩屆‘6·18’,公司對接了養殖新技術,增添了養殖新品種,今年海產品加工廠一投產,就能更好地發揮這些新品種在延伸產業鏈中的作用。”6月12日,城廂區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黃玉棋,一大早就來到養殖基地,忙著測水溫、清理部分即將接納硬殼蛤的養殖池。
原來,前兩年,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先后參加了第二、三屆項目成果交易會,分別對接了海水池塘高效生態養殖和海參南北交替養殖兩大項目,引進了養殖新技術,極大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僅海參南北交替養殖新技術一項,就使我市的海參養殖年可創產值2300多萬元。
兩次對接新技術帶來的效益,再次激發了該公司今年參加“6·18”的積極性。前段時間,針對公司養殖本地花蛤時間長、品種單一的實際,開始多方尋找適合公司飼養的新品種,瞄上了新目標,即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提供的對接項目——美國硬殼蛤育苗與養殖技術開發,力爭引進硬殼蛤這個水產新品種,以提高養殖池的綜合利用效率。目前,該公司已做好迎接硬殼蛤苗的各項準備,爭取在今年“6·18”交易會上與對接方正式簽約后,把美國硬殼蛤苗按計劃投放公司的養殖池.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