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夏季天氣變化大,晴雨天氣交替,水溫變化快,池底腐敗物多,水體自凈功能差,自我平衡作用失調,因此會出現缺氧、應激、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現象,導致螃蟹、黃鱔上草,白色魚浮頭,甚至中毒死亡。現針對夏季養殖,談談我的想法和建議,以期拋磚引玉:
一.天氣變化的影響
1.夏季晴雨天氣交替出現,晝夜溫差大,容易倒藻,水質惡化,水體常缺氧,給養殖對象帶來很大威脅。建議平時少量多次換水,每次換水5公分左右,增強水體自凈功能和抗應激能力。注意進水與池水溫差不能大于3℃,否則會產生應激,影響生長甚至引發病害。同時,夏季常高溫低壓,天氣悶熱,池水溶氧偏低,所以需要補充外源氧,用納米氧+特力鈣(或用降解靈+離子對鈣等)混合潑灑,增氧持效長,溶于水,無副作用,效果明顯。
2.高溫季節,養殖對象長速快,投餌量大,排泄物多,底質富營養化,致有害藻類迅速繁殖,其密度超過有益藻類,容易形成黑色水、醬油水、暗紅水、藍綠水等危險水色。調養危險水色,需要標本兼治,先潑灑應激寧和降解靈防抗水質變化引起的應激反應,第二天用百安威殺滅有害藻,隔天外用內服凈水王解除有害藻毒素,然后用六抗培藻膏+新活菌王培藻養水。平時注重預防,經常留意天氣預報,了解天氣變化趨勢,提前做好準備,例如用應激寧、高穩C等防抗應激,維持pH值穩定。
3.夏季高溫天氣,溶氧和有益菌不足,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質常嚴重超標,導致養殖對象慢性中毒,影響攝食和生長;所以平時應注重養護底質,從養殖前期就開始定期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改底增氧。
二.底質腐敗的影響
1.水草、青苔死亡后或枯草、菜桿等在水底腐爛變質,很容易惡化水質,消耗溶氧,導致溶氧不足,引起pH下降,同時產生大量毒害物質。平時應注重底質改良,定期(在養殖早期每月2~3次,養殖中后期每月3~4次)將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混合干撒,或用水底雙改+降解靈養護底質,效果都很好。同時養護底質還應注意解毒,尤其是青苔和有害藻類死亡后會釋放大量毒素,所以需用解毒超爽或凈水王解毒。
2.糞便、殘餌雖富含營養,但未經轉化容易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應在池塘里適量放養一些花白鰱和底棲魚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凈化底質,如果糞便、殘餌太多,用黑金神+粉劑活菌王改底,分解有機質并轉化成藻類可以吸收的營養源。平時投喂應根據天氣變化、水質變化、養殖品種生長情況酌情調整投喂量和投喂次數,尤其是養殖黃鱔,高溫季節養殖戶大量投喂飼料,導致黃鱔肝功能失調和消化系統紊亂,建議每月應視情況停喂2~3餐,投喂時在飼料中拌喂酶解多糖、活性蒜寶,增加外源酶促進消化吸收。
三.有害細菌和病毒的影響
高溫季節底質腐敗容易滋生細菌,活鮮餌料也容易攜帶細菌、寄生蟲和病毒。養殖戶習慣于用化學制劑經常消毒殺菌,甚至拌喂抗生素,不僅殺藻、壞水、敗底,而且使養殖對象耐藥性提高,降低了養殖品種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因此,高溫季節必須注重養護底質,必須保證水源、餌料的安全,定期潑灑本草大康和活性蒜寶,并拌喂金多維、活性蒜寶、本草大康,提高養殖對象的免疫力、抵抗力。只要攝食正常,消化吸收良好,呼吸系統順暢,水體穩定,那樣發病幾率會明顯降低。“以防為主,防重于治”,對于病毒性疾病更應注重預防。
四.其他注意事項
1.溶氧是關鍵,平時注重適時適量追肥,保持藻相穩定,確保溶氧充足,不僅讓養殖對象生長健康,還能抑制厭氧細菌的生長繁殖,減少或消除底質腐敗現象。
2.蟹塘和黃鱔養殖應注重水草養護,現在監利、洪湖很多蟹塘都套養了龍蝦,一般往年的龍蝦在6月底銷售,而當年的小龍蝦一般在10月底前銷售,所以水草的保護尤其重要,否則在后期沒有水草,會產生一系列問題。建議用健草養螺寶養草護根,保證后期水草正常生長。
3.防逃防害,注意檢修塘邊防逃設施,注意捕捉蟹塘里的青蛙、老鼠,及時消除敵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