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魚糜及其制品分會成立大會暨
首屆魚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 《海洋與漁業》記者 呂華當 通迅員 陳麗純/文
5月23日,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魚糜及其制品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魚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會議透露,2013年我國魚糜及其制品行業產值規模已超過200億元,行業發展趨勢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魚糜及其制品產值超200億
近幾年,我國魚糜制品產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中高端企業已經建立起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魚糜制品正逐步走向生產銷售規模化,產品品質化、中高端化。國內現有魚糜制品生產廠家已發展到400余家,魚糜原料生產廠家約50余家。據估計,2013年魚糜及其制品行業產值規模已超過200億元。
會議透露,我國海水魚產量逐年下降,價格逐年上漲,導致海水魚糜制品企業生產成本一路攀升,高品質魚糜數量銳減,迫使企業擴大原料收購范圍。2013年,我國從東南亞尤其是越南進口魚糜數量大幅上漲,海水魚糜制品企業市場業績遭遇“天花板”。而淡水魚糜高彈性、高白度特性,滿足了高端調理食品生產的需求,填補了海水魚糜缺少高等級產品的缺陷。
中國魚糜制品行業發展大致經過四個階段,即導入期(1991~1996)、發展期(1997~2004)、高速發展期(2005~2011)和緩速洗牌期(2012起)。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導入期以福建、廣東小包裝銷售為主;發展期由民營企業介入推動;高速發展期產品市場走向全國;緩速洗牌期的重要特征是誕生上市企業,進入資本運作時代,而這個時期行業增速放緩,從年均35%增幅回落到15~20%左右。
行業發展趨勢多元化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清苗認為,魚糜及其制品行業發展趨勢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向休閑化發展,產品加工方法從水煮延伸到燒烤、油炸、煎、鐵板、烤腸機,食用場所從火鍋店延伸到麻辣燙、關東煮店、夜排檔等場所,產品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二是南北方企業互相滲透市場,福建、廣東廠家北上拓展市場提升北方、西北市場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如安井、升隆、興威等廠家開始加快拓展東北、新疆、內蒙等市場,以山東廠家為代表的北方廠家也開始南下,以肉制品和串類切入市場,如惠發在廣州設立了西南、華南分公司、佳士博也進入西南市場;另外,市場還出現季節性消費向常年消費轉變,產品時代向品牌時代轉變,高端取代中底端份額轉變。
因此,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王錫昌教授建議,根據原料魚的種類、地域、產量、市場、交通等因素綜合考慮,確立產業化組織布局和規模,并在產業化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爭取政府支持,鼓勵產學研合作,組建大宗魚類加工技術與產業化協作聯盟或協會,共同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